铁岭创新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本报讯 记者狄文君报道 今年以来,铁岭市积极探索河长制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多元化建设,推进河长制工作向基层延伸,切实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河库水环境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在“源头”、在“流域”。为解决根源问题,今年,铁岭市通过开展河长制工作创新年活动,不断促进基层河长制工作向“有实、有效、有力、有能”转变,推动实现“河长治”。
将河长制纳入基层党政中心工作,铁岭市通过在试点乡镇制定工作体系健全、场地固定、人员专职等6项目标,积极推进基层河长制工作标准化建设。同时,按照“巡、治、考、报”履职“四字诀”和“看、查、落”巡河“三步法”,铁岭市进一步明确了巡河打卡、协调河库治理、考核及巡河方式等方面要求,推动河长知责尽责、履职制度化。
此外,为保障河库管护不留盲点,铁岭市坚持用制度管河,并将全市24条重点河流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配备网格员(巡河员、保洁员),逐步建立“数字化+网格化”监管机制。同时尝试成立民间河长管理办公室,全民动员,形成监督多元化。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