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开展“手拉手”帮扶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1个优势园区+1个中心城区”对口1个县域地区
沈阳开展“手拉手”帮扶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本报讯 记者金晓玲报道 记者8月11日获悉,着眼于加快补齐县域经济短板,《沈阳市推进城区对口帮扶县域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印发。沈阳市将充分利用城区先发优势和县域资源优势,开展“手拉手”对口帮扶,以规划对接、产业对接、“飞地”对接、人才对接等为重点,实施多领域、深层次的对口帮扶,通过3年的努力,形成城区与县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协调发展,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局面。
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沈阳市实施“1+1对1”对口帮扶模式,即“1个优势园区+1个中心城区”对口帮扶1个县域地区。在优势园区对口帮扶方面,选择4个优势园区,建立与县域“一对一”协同发展联系机制,以县域开发区为合作平台,加强产业帮扶;在中心城区对口帮扶方面,选择4个中心城区,建立与县域“一对一”协同发展联系机制,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加强全方位帮扶。
具体工作安排上,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与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新民经济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法库经济开发区、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与康平经济开发区结对子;铁西区与辽中区、和平区与新民市、“于洪区+皇姑区”与新民市(胡台镇)、浑南区与法库县、沈河区与康平县结对子。
《实施方案》明确实施4个对接重点任务,即实施规划对接行动,通过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对接,推动实现以城带乡、互补互助的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实施产业对接行动,在主导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招商引资、市场供应、农信改革6个方面,对接优势资源,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实施“飞地”对接行动,创新“飞地”合作模式,完善发展成果分享机制,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实施人才对接行动,结合对口帮扶双方实际,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引进、交流、培养机制,强化县域经济发展人才支撑。
据悉,结合各地区“十四五”产业专项规划编制,沈阳市将梳理帮扶双方主导产业关联性,建立各领域产业规划衔接,通过延伸一、二、三产产业链,共同打造县域地区1个至2个主导产业;围绕华晨宝马产品升级、沈飞搬迁等全市重大项目,聚焦对口地区装备制造配套、通用航空等主导产业,协同开展项目谋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共同开展农企进城行动、农超对接行动,协同推进特色优质农产品拓展大型商超市场,打通农产品进入本地商超的“最后一公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两个“决不能”,折射习近平“共富”考量
- 【领航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乱云飞渡仍从容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 “数读”北移亚洲象奇幻旅程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
- “开局!习近平落子布局这些事儿”系列报道之四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 青岛12至14岁未成年人开始接种新冠疫苗 云南12至17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有序进行
- 三尺讲台为人师,一腔热血育英才——记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雷菁
- 今天是世界大象日,我们采访了一头亚洲象......
- 南京市11日—12日分时段开展江宁区部分区域第七轮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