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个性化措施提高本地转化率 大连破解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
本报讯 记者杨丽娟报道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张均东教授团队经过十余年研究,开发出全任务轮机模拟系统,今年通过专利成果转化,在中远海运、中船集团、航海院所等单位成功推广。上半年,大连市技术合同成交活跃,成交额达135.2亿元,同比增长76.5%,位居全省第一。
据了解,大连市有在连高校30所、科研院所19家,每年产生大批科技成果。以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一些科技成果在研发阶段就被外省市企业盯上。为改变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局面,近年来,大连市加强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应用导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人才支撑体系,打出“组合拳”,推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转移转化。
设立支持在连高校院所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基金、出台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高校院所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加强科技成果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本地转化。近年来,在连高校院所在精细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质量重大科技成果并实现转化。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合成技术”完成了新一代DMTO催化剂工业化生产的成套技术,已转让31套,并建立千吨级新一代示范生产线。
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大连依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最迫切需求,精准制定个性化支持措施,加快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销售额过亿元,研制的100G激光器成功应用于5G光模块传输,计划投资5.6亿元在连实施5G光电子器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大连市还推动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服务机构等组建实质性创新联盟,加速推动产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并应用。大连融科储能利用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拉动投资38亿元,在大连建设世界最大的储能示范装置。
加快建设由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构成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供需精准对接的服务能力。大连市出台实施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保障,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科技成果获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大赛一等奖后,在金普新区投资建设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化项目,可年产射频微波瓷介电容器30亿支,满足国内5G通信等领域国产替代的迫切需求。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