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丨“长征第一渡”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圣地,缅怀革命英烈,讲述红色故事。让我们重温总书记讲述的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于都河静静地流淌,当年中央红军主力出发的渡口旁,一段浮桥无声地诉说着87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传扬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佳话。
于都县贡江镇建国路上一处没有门板的老房子,如今成了游客慕名而来感受长征的去处。客家老宅内,“两井三厅”保存完好,进门处却没有门板。这是红军后人刘光沛家的祖屋。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门?”幼年时刘光沛问,母亲告诉他:“门板被你爷爷拆下来给红军搭桥了。”
1934年10月,在于都河北岸集结着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此时的外围,敌军重兵正围追堵截,步步紧逼。
当地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通过8个主要渡口、5座浮桥,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
于都河,从此有了“长征第一渡”的不朽名号。

△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2016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的“长征渡口”(2019年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红军后人刘光沛家缺少门板的祖屋(2016年9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今日于都河两岸风光(2016年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党同志要做到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监制:孙承斌、陈二厚
策划:刘洁、郑卫、兰红光、赖向东、王建华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
文字:李兴文、胡锦武、高皓亮、邬慧颖
编辑:李梦馨、雒圆、韩晓雨、刘金海、张善臣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