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旧石器时代遗址补齐进化环节——远古人类一路向北来到辽宁
年轻女性 金牛山遗址出土了55块人体骨骼化石,这具骨骼化石的主人是一名20岁至22岁的女性,身高约1.68米,体重约78.6公斤。下图为头骨化石(复制品)。
庙后山遗址(左)和金牛山遗址(右)发掘现场。傅仁义供图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骨鱼镖。
金牛山遗址出土的鹿角化石。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提 要
庙后山、金牛山、小孤山、鸽子洞,在考古工作者口中,这几处古人类遗址被简称为“三山一洞”。这四处遗址不仅记录了古人类在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前在辽宁生活的足迹,而且证明了古人类在辽宁走过了“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这三个发展阶段,补齐了人类进化环节。在东北地区,辽宁是唯一一个远古人类走过这三个发展阶段的省份。
转化节点
金牛山人距今26万年,处于从晚期猿人到早期智人的转化时期。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最完整的一具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骨架化石,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缺环。
三个阶段
这四处古人类遗址证明,晚期猿人、早期智人至晚期智人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古人类都在辽宁地区生活过,而且证明古人类一路北上经中原走到辽宁,补齐了人类进化环节。
庙后山人:来东北生活的第一批客人
庙后山,这座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城子乡山城子村东边的山峦,因清朝末年在山前建过一座古庙而得名。
这座树木葱郁的山峦,看似普通,实际上在辽宁历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1978年,这里发现了动物化石继而发现了古人类生活遗迹,这就是距今约45万年的庙后山人。
“我们称庙后山人是来到东北的第一批客人。”曾参与辽宁“三山一洞”考古发掘、如今73岁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傅仁义这样形容庙后山人。
傅仁义这句话的背后,有着漫长的时间脉络作为背景。
考古学家将人类进化分成四个阶段,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从距今约250万年至距今1万年前,是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囊括了人类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后三个,庙后山人距今约45万年,正处于晚期猿人阶段。
国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之所以将庙后山人形容为“来到东北的第一批客人”,是因为从元谋人开始,不断发现的陕西蓝田人(距今115万年)、北京周口店人(距今70万年)遗址,直至庙后山人遗址,形成了一条明晰的古人类一路北上的路线图。
庙后山洞穴中发现了成人的牙齿、股骨残片,还发现了一个儿童的头盖骨残片,此外还有包括肿骨鹿、三门马等在内的几十种动物化石。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表示,如果说本溪庙后山遗址确定了最早的“辽宁人”的生活年代,那么,位于营口的金牛山遗址就明确了距今26万年“辽宁人”的样貌、位于喀左的鸽子洞遗址明确了距今7万至5万年“辽宁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位于海城的小孤山遗址明确了距今4万至2万年“辽宁人”对美的追求。
金牛山人:留下了“辽宁人”的样貌
1984年,位于营口大石桥市的金牛山遗址在全世界考古界“爆红”。这处古人类遗址位居当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名列当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其实,在金牛山遗址“爆红”的10年前,省考古队就开始对这处遗址发掘了。
1973年,在全省文物普查期间,营口市的文物干部杨庆昌到金牛山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肿骨鹿的化石,他迅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省考古部门。1974年,辽宁省博物馆及营口市、县文化局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指导下,组成了金牛山联合发掘队,开始对金牛山遗址进行正式发掘。
那么,距今26万年的这位“辽宁人”长什么样呢?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社会公共服务部负责人李霞这样解读金牛山人信息——这是一名20岁至22岁的青年女性,身高约1.68米,体重约78.6公斤。她的嘴部明显前伸,具备猿人的特征。她的上肢和手还非常原始,不能像现代人那样灵活地从事各种活动。下肢虽然已经具有了现代人的形状,可以直立行走,但前行时仍有点屈膝。
虽然我们将金牛山人称之为“人”,但实际上,当时的“金牛山人”在与猛兽搏斗中时常处于劣势。
傅仁义举了一个例子,金牛山遗址中曾出土3具较为完整的洞熊骨架化石,但同一个地层中并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留下的文化遗迹和遗物。这说明,这个山洞在当时是被洞熊占据的,而当时的古人类已经被洞熊赶出了山洞,另觅他处居住。由此可见,当时的古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员,也会被驱赶、被猛兽猎杀,远非今天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金牛山人与同一时期的北京猿人存在很多不同,由此可见,古人类的进化较为复杂,并不是同一时期的进化速度就是一样的。比如,金牛山人头脑比较发达,但四肢却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北京猿人则是四肢发达,脑容量发育相对滞后。
小孤山人:开始追求美
从庙后山人、金牛山人,到鸽子洞人、小孤山人,40余万年的时光,一路走过来,古人类在不断进化着。
根据金牛山遗址发掘报告,当时的金牛山人已经知道了保存火种。到了鸽子洞人、小孤山人时期,古人类不仅知道如何保存火种,还具备了人工生火的能力。与此同时,古人类的狩猎工具也在不断演进中。
傅仁义介绍说,鸽子洞人生活在较为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在已经出土的280件石制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刮削器。这种可以刮削的石器既可以修理木头,让木头成为狩猎的武器,也可以刮削兽皮制作皮衣,用来御寒。傅仁义表示,经过对比,鸽子洞人所打制的石器与北京猿人所制造的类似,这证明了鸽子洞人是北京人向东北发展的重要一支。
距今4万至2万年的小孤山人的狩猎工具较鸽子洞人又前进了一大步。他们还掌握了制作骨器的技巧,用动物骨头磨制工具,比如骨针、骨标枪、骨鱼镖等成为狩猎中最得力的武器。
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里出土了世界上第一个骨制鱼镖。因为年代久远,残存的这个鱼镖长18厘米,由鹿角制作而成,主干一侧有一个倒钩刺,另一侧是两个倒钩刺。经分析,小孤山人在渔猎时,只要渔镖刺中鱼体,因叉子上有倒钩刺,鱼就很难挣脱,用这种工具可以捕获到半米以上的大鱼,大大丰富了古人类的食物来源。
工具的进步、食物来源的丰富、狩猎技巧的提升等对大脑的刺激,让海城小孤山人学会了对美的追求。
陆续在小孤山出土的装饰品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穿孔的兽牙,一类是穿孔的蚌壳。“出土的兽牙所穿的孔洞中发现了红色的颜料痕迹,这说明当时的古人类不仅学会了美,而且他们很可能将这些饰品当作原始宗教的内容。”傅仁义表示,这些饰品主要出现在当时古人类女性的身上,可以看出,当时的“辽宁人”已经开始步入母系氏族时期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