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让孩子自然生长
作者:张晋(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双减”政策出台后,现在孩子的读书上学节奏就是我喜欢的。每天回家,孩子的作业已经在学校写完了,在家里我们可以好好享受一下轻松的亲子时光,很安心。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朋友依然焦虑,他们担心,总有一天孩子们是要在考场上“一分高下”的。一些家长朋友甚至拉了群,探讨怎么在没有补习班的情况下自己“鸡娃”。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想跟他们说:“慢一点,等等孩子,为什么不能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非要越俎代庖呢?”人生那么长,孩子喜欢什么科目,喜欢什么样的学习节奏,都应该尊重孩子。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兴趣,静待花开。
这句话说起来似乎有点心灵鸡汤,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我也是走了一些弯路后发现的。我一直是个很焦虑的人,孩子出生后,我就开始看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几个月会翻身,几个月能走路,都严格按照书本来,一旦她落后于书本,就觉得是她“没考好”,立马带她努力训练,哪怕孩子哭得很厉害也丝毫不心软。
因为书里说了,“大运动落后会影响智力发育”,我必须带她迎头赶上;因为书里说了,“孩子三岁后大脑的触突就减少了”,我于是给她准备了很多早教课程,连我都学得云里雾里。为了培养她的“意志力”“领导力”,我还学习了“延迟满足法”,孩子提什么要求都先说“不”。
经过我“精心培养”,孩子不但没有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反倒敏感内向。上了幼儿园,我发现孩子不敢交朋友,有需求不敢告诉老师,哪怕尿裤子了也自己忍着。她的手指总是被自己啃得光秃秃的,甚至啃出血了仍然继续。最后,老师建议我带孩子看心理医生。
这就是“鸡娃”的后果。在意成绩,总是攀比,真的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吗?就如同中考、高考,一次考试失利就再也翻不了身了吗?对于孩子来说,考入心仪的学校,人生也许走了一条便利通畅的路。但是一次失利,就如同走进了拐角,总能绕出来通向大道,而且还收获了别样的风景。
慢一点,等等孩子吧。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4日 07版)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