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出台
《辽宁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出台
将实现地震秒级预警和分钟级烈度速报
本报讯 记者刘璐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持续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影响,我省计划升级改造老旧地震台站,建设辽宁地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预警区震后10秒内发布预警信息,24小时内提供灾害快速评估结果,地震应急快速评估准确率达到80%以上。日前,省地震局通报的《辽宁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上述目标。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不断提升“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能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提高防震减灾科技创新能力。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我省将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
《规划》明确,我省将优化监测站网,实现地震速报陆域震中位置误差小于5km,探索建设海域地震监测站,建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开展辽宁省海城河断裂和金州断裂重大活动断层探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和修订机制,构建辽宁省抗震救灾联动指挥平台。组织常态化地震灾害应急演练,增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与防震减灾业务的融合和应用,构建辽宁省防震减灾大数据云中心。建设辽宁省地震大数据系统,实现本区域各类观测台站通信接入和数据汇聚,实时接入2000个站点以上的数据,存储能力500T以上,数据端到端延时1秒以内。建设省、市、县3级防震减灾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并面向公众、行业、政府提供不少于20项的服务事项。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