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觅酒香|宁夏农垦葡萄酒产业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新华网银川9月24日电(记者 靳赫)葡萄酒产业是宁夏确定的重点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宁夏农垦集团的四大产业板块之一。近年来,宁夏农垦葡萄酒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的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1978年,宁夏第一棵酿酒葡萄在宁夏农垦玉泉营农场种植,1984年宁夏第一瓶葡萄酒在宁夏农垦西夏王葡萄酒厂酿成。经过多年发展,宁夏农垦已建成沿贺兰山东麓玉泉营、黄羊滩为中心的葡萄基地6.11万亩,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西夏王酒业公司及旗下国宾、玉泉、暖泉3个酒庄,葡萄酒产能达到每年4.5万吨,拥有贺兰山东麓最大的玉泉营葡萄苗木繁育中心,通过招商引资,农垦区域内建设了轩尼诗夏桐等14家个体酒庄,产能达到每年1.5万吨。
近年来,宁夏农垦集团按照自治区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全产业链发展。龙头企业西夏王酒业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西北地区最早集葡萄种植、科研开发、酿造加工、产品销售、产业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全产业链综合实体。近期借助《山海情》电视剧热播效应,打造山海楼、推出山海饭和山海情酒,葡萄酒文旅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通过推进销售端经营机制改革,去年在浙江、福建等地成立了5家混合制营销公司,产品辐射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葡萄酒销售增长32.1%,营业收入增长73.9%。
宁夏农垦玉泉营葡萄苗木有限公司是宁夏唯一一家经自治区科技厅认证的“宁夏葡萄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集葡萄病毒检测、葡萄组培脱毒苗繁育、特色葡萄品种引进研究、科技创新、种质资源为一体的葡萄种苗规模化生产中心、无毒苗认证中心和葡萄种苗科研创新平台。中心每年可繁育优质无毒葡萄苗木2000万株,组培脱毒苗30万株,其中葡萄无毒苗31个品种,组培脱毒苗22个品种、30个品系、43个株系,苗木繁育量占全区葡萄苗木总量的70%,多来已成功培育葡萄苗木近2亿株,除满足垦区及区内部分酒庄需求外,还远销北京、河南,陕西,内蒙古、云南等地。
“十四五”期间,宁夏农垦集团将按照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以垦区万亩葡萄基地为依托,将玉泉营农场、黄羊滩农场范围内所有与葡萄酒产业相关的酒庄、酒厂、葡萄园、特色小镇、旅游景点连成一张图,打造成银川半小时经济圈、生态圈、葡萄酒文化圈、休闲旅游圈、观光度假圈。规划到2025年,建设以玉泉营农场和黄羊滩农场为中心,辐射周边农场和乡村、集中连片10万亩高标准葡萄产业核心区和葡萄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以“生态化、名庄化、国际化、全域化”为指引,打造集葡萄酒加工园区、各具风情的葡萄酒庄为一体的酒庄集群,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