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一线】云南宣威:种植无籽刺梨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央视网消息:在云南宣威市海岱镇,近些年当地引进了无籽刺梨,经过大面积种植后,刺梨不仅让荒山变绿了,也富了村民的腰包。

这两天,在宣威市海岱镇羊场村的一家合作社,500亩无籽刺梨正值采摘期,工人们正忙着摘果。这些刺梨在2018年种下,经过三年的精心管理,一串串金黄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云南宣威某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孔维松:今年属于第一年刚好结果,(一亩)达到五六百公斤,今年一亩(收入)三千多块钱。明年盛果期以后,一亩八百公斤以上就要达到五千元左右一亩。
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收入账,过去这一片地全部是传统种植玉米,每年平均亩产500公斤,收入1500元左右。近年来,当地组织种植无籽刺梨,并且与合作企业成立了刺梨加工厂,现在村民的收入至少翻了一番。

云南宣威市海岱镇羊场村村民 严翠琼:当初我们也不敢种,村上的领导带起种,厂也建在这里,有销处(有刺梨商来收),感到心里踏实了。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