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政法队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之四
法治力量保平安 法治建设惠群众
——全省政法队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之四
本报记者 黄岩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解决困扰基层最突出的问题抓起。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省委政法委围绕平安建设、服务质效、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找准查实群众普遍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为民办实事清单,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把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的实际行动。
正人先正己,执法者是社会规则和法律底线的“守门员”。省委政法委立足政法机关主责主业,推动开展转作风治顽疾“三个不用找关系”专项行动,开展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线索和涉法涉诉信访“双清零”行动,启动百日攻坚推进清理超期未发放执行案款、排查重点罪犯违规“减刑、假释、暂缓执行”、清理判处实刑未交付执行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全省政法干警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法环境,站好人民立场,让法治效果更好服务群众。
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需要;安全感,是民生幸福不可或缺的指标。省委政法委聚焦平安建设,统筹推动政法各单位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省委政法委全力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在我省常态化开展,再攻克一批“骨头案”,再深挖一批蛰伏黑恶分子,再铲除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通过持续推进命案防范治理,全省命案发案数量连续三年呈大幅下降趋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凌源市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00多件,化解累积重点疑难信访案件500多件,信访秩序明显好转,治安形势全面改观,社会治理新局面初步形成。凌源市已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全覆盖无盲区矛盾纠纷调处网络,这是全省推进四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深化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委政法委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信访接待中心和综治中心融合,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正在探索一条“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共治之路。
聚焦营商环境,整治顽瘴痼疾。省委政法委依托12345平台打造省市两级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主渠道,推动问题依法及时就地解决。截至目前,共接收举报线索572件,经审核,交办502件,其中办结443件,满意391件,满意率88.3%,切实承担起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主力军重任。省委政法委将以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工作举措,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