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济纳旗:疫情期间看病找“国家队”
伴随着响亮的啼哭声,又一个小生命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蒙医医院顺利降生,为新生命保驾护航的医护人员,来自1400多公里外的山西白求恩医院。
额济纳旗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为满足当地群众的日常医疗需求,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抽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山西)驰援额济纳旗。连续行车28个小时,94名医护人员和14辆医学方舱车辆从太原来到额济纳旗,相当于将一个二甲医院直接“开”进了额济纳旗蒙医医院。

医务人员合力将一名完成检查的患者抬下紧急医学救援队的移动CT方舱。(受访单位供图)
额济纳旗蒙医医院党支部书记高勇军介绍说,疫情发生后,旗内唯一的综合医院额济纳旗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旗蒙医医院成为群众就医的主要选择,但是旗蒙医医院常年只针对慢性病患者提供针灸、按摩等蒙医诊疗服务,没有门急诊,手术室也多年没有使用过。
“考虑到当地群众的日常诊疗需求,这次医疗队的人员构成以内、外、妇、儿科的医护人员为主,希望能帮助尽快恢复县域诊疗秩序,实现医院正常功能。”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医务部副部长、应急办主任张旭升说。
10月27日,紧急医学救援队到达额济纳旗后,顾不上休息就开始与额济纳旗蒙医医院对接,改造门急诊和手术室。第二天医院还没有正式开始接诊,就有一名下腹阵痛的孕妇在家人陪伴下赶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胎儿脐带绕颈两周、胎心减弱,如果不尽快分娩将十分危险。
“医院没有妇产科、新生儿科,我们紧急改造了一间待产室。”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山西白求恩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曹涛说,“为防止胎儿缺氧,我们通过助产让胎儿尽快降生。孩子生下来有6斤多,哭声嘹亮,四肢活动有力。”

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医护人员为一名严重胎盘早剥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受访单位供图)
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智来到额济纳旗后的每一天,都像拧了发条一般忙碌。他说:“医院改造工作完成后就开始收治患者,因为额济纳旗地域辽阔,救护车出车时间较长,要统筹安排院内急救和院外120急救,提高治愈成功率。”
一天凌晨4点多,疫情防控志愿者李军文在工作中突发心梗、手脚冰凉,同事急忙拨打120求救。医护人员赶到后将他送往额济纳旗蒙医医院,当晚值班的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和其他医护人员,及时对李军文进行抢救,使他转危为安。

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医护人员在病房内与患者交流。(新华社记者贝赫 摄)
滞留游客突发脑梗、防疫人员不慎扭伤、隔离点内儿童吞入异物……面对一个个危急情况,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山西)的医护人员通宵达旦救治,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额济纳旗群众和滞留游客的生命安全,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赛音浑”(蒙古语意为好人)。(记者张洪河、魏婧宇、王靖)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