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精细化城市管理等,共建文明新风尚。今天(11月9日),“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系列,来看武汉和深圳的报道。
武汉:创“志愿者之城” 建文明新风尚
在武汉南湖街道中央花园社区,文艺志愿者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左邻右舍》情景剧正在上演,剧中讲述的互帮互助的爱心故事正是社区里近3000名志愿者的生动写照。

从环境绿化到老人照料,志愿服务体现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花园社区还创新开展由一个网格党支部带领两支社区志愿团队的方式,一起承担社区治理任务,逐步形成“推开门就有志愿者,走出门都是志愿者”的文明新风尚。

共建文明新风尚,中央花园社区正是武汉建设“志愿者之城”的一个缩影。通过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机制,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不断提升。武汉市注册志愿者超过257万人,志愿服务队涵盖理论宣传、垃圾分类等多个领域,“人人争做志愿者”的文明之根也在这座英雄的城市愈扎愈牢。
深圳: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民心工程

这是记者从深圳市的马路两旁拍摄到的画面,共享单车停放到位、摆放整齐。这得益于深圳市今年4月以来开展的“共享单车文明共享”行动。运用误差小于半米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引导市民“定点取车、入栏结算”,一改曾经的乱停乱放。

在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发挥作用。从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的智慧交通街区到实时发现卫生、环境等问题的AI智能预警系统,从全市安装智能水表到“图书馆之城”平台实现书籍“通借通还”,随着交通、教育、医疗等智能化的生活场景越来越多,深圳城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掌上政府”、指尖服务成为常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方便和实惠,文明城市创建也成为民心工程。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