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科技高峰 创新决胜未来 | 微生物科学构筑生命健康科技攻关高地
央视网消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的数量估计是动物和植物的500万倍以上,绝大多数微生物是有益的,却有少数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比如新冠病毒。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国用自身的科研实力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单位,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争分夺秒,组织200余人的科技抗疫攻关团队,15个月后,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发的国际上首个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今年3月在国内获批应急使用。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正在加快新冠疫苗和抗体等研究以应对新的挑战。时间退回到2020年春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异常繁忙,科研人员们在与新冠病毒赛跑。他们通过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率先向国际上发布了新冠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仅3个月后,高福院士率领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技抗疫攻关团队就通过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阐明了新冠病毒是如何通过人类细胞上的受体进入到人的机体中。


2020年夏天,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杂志《CELL》上。今年3月,该疫苗正式获批应急使用,这个新冠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再一次向全球展现了中国速度。由于不需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产车间,蛋白疫苗的生产快速稳定且成本低,快速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还同时研发出特效治疗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如今,疫苗和抗体药都已经用于全球免疫屏障的构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微生物科学与技术占领了生命科学创新高地。

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现代疫苗、创新药物和健康干预是维护生命健康的保障;在微生物资源与技术领域,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微生物组为代表的前沿领域方兴未艾;“双碳”以及绿色产业升级、生物基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也有着重大机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微生物科学家们一直在前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