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水岸同治,无锡多措并举追寻“生态大运河”
“惠山区五牧至洛社段、梁溪区梁溪大桥往北段,有建筑工地泥浆水直排河道”“新吴区检查运河沿线发现2家问题企业,拟立案查处并限期整改”……自京杭运河“增Ⅲ”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无锡市生态环境部门每天召开水质分析会,建立会商、日报、交办制度,协同沿河地区合力推进攻坚工作。
今年“美丽河湖”行动“一号工程”明确提出要求:围绕实现Ⅲ类水质目标推进系统修复,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确保水质持续改善。距离年底仅剩30天,大运河无锡段有望实现从Ⅳ类到Ⅲ类的水质跃升吗?“有希望,但压力也很大。”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彭红宇坦言。大运河水质提升到底难在哪?有哪些有效的攻坚管控措施?

生态清淤 提升运河水质
站在丰乐桥上,往北望是无锡,往南望是苏州,脚下便是京杭运河望亭上游国考断面,位于苏锡两地交界处。这里的自动监测站每4小时便更新一次数据,“如果总磷年平均浓度能降到0.2mg/L,那么大运河就能达到Ⅲ类水标准了”,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谢垚晶说。
“10月,总磷降到了0.156mg/L,若继续加大管控力度、保持水质改善趋势,有望年终实现‘增Ⅲ’,但对照前两年第四季度0.297mg/L和0.257mg/L的总磷浓度,任务依然很艰巨。”谢垚晶表示。
为何总磷居高不下?“这与水体浊度相关。”据介绍,锡澄运河是泥沙量较大的支流,它的汇入对运河水质有直接影响。另外,京杭运河河床底泥淤积较厚,泥沙易于沉积。加上京杭运河难以种植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盐、固着底泥,造成水体浊度及总磷升高。
生态清淤是提升运河水质的重要措施。然而,望亭上游断面附近已多年没有清淤疏浚。据悉,相关部门已在制定河道清淤疏浚拓深方案,减少船舶对底泥的搅动。
科技助力、加密监测,才能做到精准溯源、科学管控。新安北桥下,沿河边一个自动采样装置引起记者注意。“以前需要人工打水采样,现在有了它,监测水质方便多了。”无锡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新吴分中心冯钦说,大运河(新吴段)沿线已安装18个智能采样终端,时刻关注沿线总磷浓度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踏勘和溯源,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畅通“毛细血管” 加强活水引流
支浜净,大河清。京杭运河无锡段有81条支浜,据10月份监测结果,总磷浓度达到或优于Ⅲ类的48条,占比60.8%;Ⅴ—劣Ⅴ类的10条,占比12.7%,主要集中在梁溪区和惠山区。“与4月相比,支浜总磷优Ⅲ比例有所提高,但支浜水质仍需尽快改善,消除劣Ⅴ类,减少风险隐患。”谢垚晶表示。
断头浜多、水体流动性差是老城区治河面临的现实困境。据悉,梁溪区今年对9条运河支浜按Ⅲ类水标准全面整治。
走访中发现,管网不健全导致生活污水入河是部分支浜水质较差的原因。记者探访时,梁塘河南岸正在施工中,此次治水将用上1.3万平方米的微生态滤床,目前滤床主体框架已完成。“等工程年底投入使用,可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加快水质好转。”无锡市环保集团工作人员蒋俊说。
“不但‘毛细血管’要畅通,还要全面统筹水系结构,适时加强活水引流,使河道治理成为系统生态而非单一工程。”谢垚晶说,该市已建立对支浜闸站、泵站的运行管控机制,特别严控水质劣Ⅴ类的泵、闸站。京杭运河(惠山段)有21个排涝泵(闸)站,无锡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惠山分中心杨江表示,每次开闸引排都要先监测闸站内的水,达到Ⅲ类水质后再开闸,严密防范排涝闸站引流时有污水排出。

水岸同治 截污彻底
作为航运主干河流,京杭运河无锡段船舶平均流量达1000艘/天。船上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油污水、残油、化学品洗舱水等污染物。而且船舶流量一大,水体浊度就易升高。只有强化船舶污染监管,才能避免对大运河水质的影响。
高新物流空港园区码头上,船民老方带着生活垃圾从船上走下,他打开“船E行”APP,在智能垃圾收集柜前轻松完成了1.8公斤的垃圾分类投放。“如今,船舶到港后必须先处置垃圾再装卸货物,5天内若没有污染物接收记录,将受到处罚。”新吴区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华韧说,高新区30家港口码头企业均已配备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
一方面要确保船舶污染物“应交尽交”,另一方面要严防运输过程的偷排漏排。在下甸桥港区渣土水陆换装点,只见大量渣土车进进出出,渣土陆转水运输时,尽管工人在装卸过程中已尽量避免渣土进入京杭运河,但还是仍有不少“漏网之鱼”。
岸上措施到位了,水里问题才会少。在河埒街道副主任张文杰看来,做好大运河沿线重点道路雨污管网日常性养护及周边区块排水的经常性巡查非常重要。“运河西路不少排水点亟需疏通修复。”他认为,沿河地区要形成合力,一个井盖一个井盖查、一段管网一段管网排、一个区块一个区块过,精准施策,截污彻底,才能长期保障大运河水质稳定提升。(陈菁菁、徐啸雨)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深圳前海,打造香港创业青年们的“梦工厂”
-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扎实起步有效推进
-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 万人说新疆丨阿依加玛丽罕:我为民丰县的农产品代言
- 应急科普 | 图说:冬季取暖,你需要注意这些
- 新华全媒+丨北京海淀: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进社区
- 新华全媒+丨“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宁夏本轮疫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背后
- 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爱拼会赢的闽南晋江,如何让创业就业者安居乐业?
- 河南兰考:在乡村振兴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