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一线 | 贵州印江:一年四季采木耳 村民农闲季节忙不停
央视网消息:木耳产业是贵州铜仁印江县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两万余亩。近年来,当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春夏秋冬四季产木耳,既大幅提高了木耳产量,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
记者 史超杰:在印江县木黄镇的这数百亩的食用菌基地里,今年摆放的第四季的木耳菌棒此时迎来丰收。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乌黑的木耳,而在我身后,村民们正在进行紧张忙碌的采收。

采收木耳不算费力,但是用工量却很大。印江县木黄镇凤仪村村民杨再霞告诉记者,当地往年也有种植木耳的传统,但是通常一年只能在春天和秋天收获两季。从去年开始,通过技术创新,基地可以一年四季产木耳,这也让她有了更多的务工机会。
贵州印江县木黄镇凤仪村村民 杨再霞:十元钱一个小时 ,做八个小时就是八十元,有些时候活多 (一个月有)两千四五百元。
除黑木耳外,当地还引入了价值更高的玉木耳品种,除了国内市场,印江县的木耳还远销国外。据记者了解,当地专门设立了木耳产业院士工作站,夏季和冬季木耳就是技术人员陆续选育出的新品种。

贵州印江县木耳基地技术人员 韩晓宇:冬天时候选择抗寒的,夏天选择抗热的品种,这样就可以完全适合在贵州温差不是特别大的气候下让它生长。
目前,印江县共有一百余个食用菌专业村,全县木耳种植面积达两万余亩,今年当地木耳产量已达11.68万吨。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