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一线 | 江苏涟水:推广反季节芦笋种植 助力农民增收
央视网消息:江苏省涟水县是种植芦笋的大县,虽然芦笋的经济价值很高,但以前受制于气候条件,一年只有七个多月适合种植。但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涟水县已经成功实现了芦笋的反季节种植,而这也给农民带来不错的收入。

涟水县红窑镇金城村芦笋种植面积2000多亩,芦笋产业园高峰期一天能卖8万斤芦笋,常年用工400人左右。当地的芦笋种植大户郑标告诉记者,芦笋是一种高效益的农作物,种植一次可收获多年。今年,当地启动了芦笋产业电气化示范项目建设,在一些芦笋基地新建了光伏电站、控温控湿以及能效监测等智慧管理系统,实现芦笋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芦笋种植户 郑标:以前芦笋只是单季产出,从每年的3月份到10月份,产能有限。实施电气化种植以后,有了控温控湿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后,冬天也可以正常生长,保证了产量。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金城村村民 陈桂芳:在芦笋大棚里上班一年多了,每个月两三千块钱的收入。

在推动芦笋产业电气化示范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当地供电部门也是积极提供支持,为农户降低建设成本。
国网涟水县供电公司红窑供电所所长 潘爽:对芦笋基地进行电气化升级改造,让电气化贯穿于芦笋全产业链,切切实实地服务好乡村振兴。
如今,涟水县现有设施芦笋种植面积2万亩,建成超千亩芦笋连片种植基地10个,年产量达5万吨,年产值8亿元。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