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苏凤琴办案有法度也有温度
本报记者 王卢莎
“不能脸一绷对当事人说‘法律就是这么定的’。”担任检察院公诉人14年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苏凤琴面对案件,不仅有本事、讲技巧,更把浓浓的人情味儿融入公正执法中,“换位思考,如果这样的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咱上不上火?有没有气?你不把道理讲透,他们心里的坎儿能过得去吗?”苏凤琴总是这样说。
2007年3月,苏凤琴进入丹东市检察院公诉部门工作,在大案要案办理中摔打历练,在对侦查审判纠错纠偏中执着追求,入职第7年,她荣获了“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
苏凤琴进入丹东市检察院刚半年的时候,受院里指派,参加一起非法经营案的公诉专案组,负责对其中8名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工作。案情复杂、证据量大,涉案人员29人,卷宗有40余册。当时,苏凤琴已有孕在身,但她仍坚守在办案一线,经常加班加点至深夜。专案工作历时5个月,开庭时距苏凤琴的预产期仅有11天,可她坚持自己上庭,一连七八天。儿子出生后,头部有一个鸡蛋大的水包,医生告诉她,这是母亲久坐压迫所致。谈及此事时,坚强的苏凤琴泪水夺眶而出。
一个案卷卷宗近10册、数百页,苏凤琴阅卷并拿出审查意见仅用一两个小时,这就是苏凤琴独创的“苏式阅卷法”。她提出根据案件类别、案情繁简程度、案卷数量等因素,策略性地选择重点阅卷法、交叉阅卷法、倒序阅卷法、阅卷笔录法等,以提高阅卷效率。
苏凤琴还将“苏式阅卷法”分享给同事。“用了‘苏式阅卷法’,我在办理一起案卷卷宗近10册的挪用资金(上诉)案时,阅卷不到两个小时就给出了审查意见。”丹东市检察院检察官修建华高兴地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办案人尝到了“苏式阅卷法”带来的办案甜头。
坐在记者面前的苏凤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知性而有亲和力,正如她的办案风格一样,公平正义的背后充满温情。2010年,苏凤琴办理了一起因强制拆迁引发的多人故意伤害案。动迁居民在阻止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公司职工发生打斗。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数十名动迁居民轮番来访。苏凤琴耐心地解释法律规定,每次都得站着讲两三个小时。几次三番后,最终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十余年来,苏凤琴所办理和复核的案件有900多起,件件保质保量,在全省“十大精品案例”和“十佳公诉庭”评选中先后六年榜上有名。“星光不负赶路人,我和我的团队,仍将沿着梦想最初的方向,逐梦前行。”对苏凤琴来说,因为热爱而选择,更是因为选择而终生坚守。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