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基础不断夯实,农村消费持续升级,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农民腰包鼓 乡村消费旺(消费视窗·县乡消费新亮点①)
浙江台州市仙居县引导农民发展花卉产业,促进增收。图为在该县一家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内,农民正在进行花卉管理。
人民视觉
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是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扩大县乡消费的基础不断夯实,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近日,本报记者深入部分农村,探寻县乡消费新亮点,展现消费升级给农业农村发展和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
——编 者
腰包鼓了,家里物件也跟着升级换代
来到山东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何家村村民乔明洲家,干净整洁的农家院里,一辆新能源汽车和一辆电动三轮车很是显眼。“电动三轮没有车棚,一遇到刮风下雨,接送孙子上学放学总是揪心。”乔明洲说,汽车消费政策给力,购买新能源车还有补贴,他就在镇上买了一辆。
产业兴旺腰包鼓,给了乔明洲买车的底气。牛庄镇是农业强镇,蔬菜、瓜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地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4万元。
“腰包鼓了,家里物件也跟着升级换代。”乔明洲忙拉着记者进屋看看,变频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今年屋里还添了个‘大家伙’,超静音带除菌功能呢!”乔明洲指着客厅里的圆柱形立式空调说。
多重利好带动农民“购物车”升级。“强农惠农政策落地,为乡亲们的品质生活增色不少。”郑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沈琼说。走在何家村,汽车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村里正忙着建充电桩哩!”乔明洲说。
商业网络加快“补链”“补网”。东营区里建起大型购物中心,镇上还有综合超市,村里有便民商店,便民服务圈延伸到农户家门口。来到村头商店,新鲜蔬菜琳琅满目。“沾泥带水的,透着新鲜劲儿!”今年67岁的张庆泉老人正在挑选芹菜,菜篮里装得满满当当。
“网购需求旺盛,村里包裹数量不断增长。”每天一大早,何家村村民高文娟总会骑上三轮车,挨家挨户敲门送快递。以前村民网购的多是衣服、鞋子、书包文具等日常用品,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鲜物件多了起来,村里的不少老年人也开始学着上网购物。
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农村物流体系和商业设施不断完善等因素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8.1%,新产品、新服务推动生存型消费加快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县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产销对接畅,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增添消费后劲
走进江苏宿迁泗阳县三庄镇尚然农场,草莓大棚里生机盎然,层层叠叠的叶子下挂满果子,乡亲们正在采摘草莓。草莓生长在连栋温室里的半空中,无土栽培、自动滴灌,空间充分利用,产量成倍增加。“空中草莓”也是农场负责人朱政的新招牌。
“质量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竞争力。”朱政很重视打造农产品品牌,这两年先后申请两个商标,农场种植的草莓、葡萄先后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放心。”沈琼说,各地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一大批绿色优质农产品扮靓百姓餐桌,拓宽乡亲们的增收渠道。
泗阳县委书记马伟介绍,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县里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持续扩大农产品品牌富民效益。“三品一标”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446个,“三品”农产品产量占比达80%。
水果做出牌子来,效益跟着涨起来。朱政的草莓、葡萄比普通水果的价格高出1.5倍,仍然供不应求,卖进了县里的各大生鲜超市。“等到盛果期,车来车往采摘草莓的人络绎不绝。春节期间菜市场、社区超市里不少鲜草莓都是从我这进货的。”朱政满面笑容。
餐桌连田头,消费带动生产。在四川南充南部县,绿意浓浓的山头上,黄澄澄的爱媛果冻橙点缀其间。丰收时节,梅橙香货种植基地种植户罗强的电话很忙,不少外省客户打电话询问认领果树情况。“消费者认养果树,我们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可溯源,等果子熟了发给认养人。”罗强介绍。
“每棵树的认购价一年399元,脐橙树找到了好婆家!”今年以来,各地已有4000多位消费者找罗强认养果树。“根据消费者心理,我们推出的‘生日树’‘家庭树’‘爱情树’也很受欢迎。”
“认养果树一举两得!既满足了市民享用绿色水果、体验农场生活的愿望,又解决了水果的销路问题,增加了果农收入,促进了乡村发展。”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会说,订单农业的销售模式实现了市场零风险、产品零库存,为当地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注入新动力。
“产销对接畅,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消费基础。”沈琼说,农产品上行顺畅,持续倒逼生产端优化升级,推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分级和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农产品供应链加速向以销定产的供需模式转变,供应链条进一步缩短和优化,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智慧型转变。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
“核桃个小作用大,核桃‘家族’向大家问好……”甘肃陇南市成县鸡峰镇金葡村,直播间里,“同谷家裕”电商部经理吕杨正卖劲儿吆喝。另一头,厂房里乡亲们分拣、包装,一箱箱琥珀核桃仁、核桃油等产品装进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成县有着“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但碍于深沟大山,核桃销路一直打不开。一根网线连城乡,当地依托电商把优势资源与全国大市场对接。“现在开车收货,快递发货,山里货运得出、供得上、卖得好。”
看到身边的变化,从小就跟核桃打交道的村民张会林发现新商机。“市场需要什么,咱们就生产什么!”张会林成立电商公司,随后“同谷家裕”品牌创立,团队研发的“琥珀核桃仁”成了网红爆款。如今,品牌入驻多家线上平台,一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电商拓宽乡亲们的增收路。在张会林带动下,不少在外务工的人返乡创业就业,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大山深处的核桃、土蜂蜜、木耳等农产品借助网店卖向全国,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如今镇里有核桃园1500亩,蜜蜂养殖800箱,带动27个村、2.8万人直接受益。
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发展苹果产业比较晚,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去年苹果上市后,价格从刚开始的两元一斤一路下滑,当地果农十分着急。后来,绥中果农将苹果带进快手平台上的果品经营直播间,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很快打开了销路。累计成交1500多万公斤,2000多家农户从中受益。
今年以来,我国农村电商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43.9亿元,同比增长1.5%。“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沈琼说,社交电商、直播带货降低了电商门槛,许多农民通过微信或直播方式销售自家农产品,消费场景进一步延伸,不少知名农产品涌现,农产品购买转化率提升明显。
好生态产出好产品,好风景也能变成好效益。冬日暖阳里,湖畔芦苇渐黄,灰白芦花绽放,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北村风景如画,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今年52岁的村民刘畅看着乡村游火热,白天照顾果园和游乐项目,晚上变身网络主播,为家乡美景代言。“采摘收入、电商销售,去年全家总收入超过50万元。”
乡村旅游蕴藏着巨大的农村消费潜能。铜山区根据资源禀赋,分生态旅游、产业带动、山村风貌等6类进行村庄特色设计打造。如今,已建成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和190个美丽宜居村庄,一个个美丽村庄成为周边城市市民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吸引游客消费,区里请来旅游专家提升改造。古朴的石头院落,屋墙上装饰着船桨、斗笠,“山村味”与“渔家味”相得益彰,村里人跟着吃上了“旅游饭”。全村300多户1000多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开民宿、卖特产、开餐馆,旅游业年收入近1亿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4万余元,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乡村旅游串点连线带面,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沈琼说,下一步要努力提升县域文旅服务功能,鼓励文旅、民俗等资源丰富的乡镇推动商旅文体娱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繁荣乡村市场。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