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住进“暖心房”
本报记者 郑有胜
“看看俺家这3间大瓦房,真敞亮!窗户是塑钢的,窗台上镶了白瓷砖,大门也是用钢做的。”12月15日,在辽阳市辽阳县首山镇向阳寺村,85岁的王怀琪和老伴儿叶素芸领着记者,把自家的新房子里里外外介绍个遍,老两口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走进屋,冬日的阳光透过宽敞明亮的窗户照射进来,满屋温暖。坐下来后,叶素芸向记者诉说过去自家老房子的破旧状况:“以前的老房子四面透风,夏天下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水都要上炕沿了,我就用盆一盆一盆往外倒。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住上了这样的新房子。”
欢欢喜喜住进新房的,不仅是叶素芸一家。今年,辽阳市有260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村民们搬进了新家,从此在“暖心房”里享受快乐幸福的新生活。
今年,辽阳市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坚持逐户“过筛子”,“拉网式”排查鉴定,锁定目标,建立台账,“一户一议”精准施策,确保“不落一户”。
王怀琪和叶素芸老两口是村里的低保户,居住的老房子非常破旧,符合农村危房再建标准。各级政府投入资金3万元为他们家在原址翻建了房屋。新房面积为78平方米,房子刚收尾,老两口就第一时间搬了进来。两位老人喜滋滋地说:“这个新家可比原来的老房子漂亮、暖和多了!”
省里今年下达辽阳市资金340万元、市级补助资金51.15万元、县(市)区补助资金119.05万元全部到位并用于危房改造。除了翻建新房,辽阳市还对一些符合条件的村民住房进行维修。在86岁的低保户孙贵清家里,记者看到,她家的房屋屋顶、烟囱、窗户等维修后焕然一新。
辽阳县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张友维说:“辽阳县今年危房改造140户,现在,农村危房存量基本实现动态为零。元旦、春节将至,140户农村危房户都将住进整洁宽敞的新房里,温暖过冬,幸福过节。”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