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来的新选择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航拍、植保、电力、安防、测绘等领域日渐成熟。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在无人机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无人机驾驶员这个职业应运而生。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13个新职业之一,这意味着无人机驾驶员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这个“飞”出来的职业正成为“香饽饽”。
“前段时间刚去西藏帮一档节目航拍了一些镜头。”家在山西太原的无人机驾驶员张志峰告诉记者,自己2015年开始接触无人机,后来考取无人机驾驶证,2018年开始专业从事无人机航拍业务。今年28岁的他,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不时就有人找他航拍。他说:“航拍大多是按天收费,一般情况下自己一天1200元,但也会根据不同机型、不同的环境略有上浮。平均下来,一个月收入在1.5万元左右,还算不错吧。”
此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新职业薪酬报告显示,无人机驾驶员的年薪中位数约为12.53万元。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之前的预测,无人机驾驶员人才缺口100万。多个省市已将无人机驾驶员列为紧缺技能人才。
“我在甘肃有个培训项目,每个月都要到当地帮忙培训无人机驾驶员。”31岁的陈鹏以前在北京的一家培训机构当无人机教练,“我培训过的无人机学员估计有好几千了”。如今,他不仅有培训项目,而且还和朋友建立团队帮助电力系统巡检。他告诉记者,无人机可以说是“空中机器人”,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自己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
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无人机从业人员的年龄为20岁至40岁,其中25岁至35岁的从业者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的占比超过一半。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无人机市场更加专业化、合法化、规范化,无人机驾驶员需要更强的专业支撑,这将促进技能培训、检测认证等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一个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的无人机行业,才能让从业者飞得更远飞得更好。(经济日报记者 李红光)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