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乡村新时代 | 小牙刷闯大世界 中国小镇把小产业做成全球冠军
央视网消息:说到经济的发展,人们往往把目光放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对很多中小城市乃至县乡镇却不甚了解。然而,在中国有很多超级小镇,它们正在某个角落,把某一产业做成全球“隐形冠军”。今天我们就去一个年产75亿支牙刷,把这个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产品做成全球冠军的中国小镇看一看。

记者:这里是江苏扬州杭集镇,从这里到阿联酋迪拜距离6000公里,时差四小时。这个在地图上都不容易找到的小地方,与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是一支小牙刷。
这些看似简单的牙刷,从选材到制作都十分讲究,刷毛采用蓖麻油提取物质生产,比传统的尼龙刷毛更加细密绵软,刷柄挑选生长期合适的竹子,更有韧性。凭借着这些特性,这支小牙刷敲开了迪拜各大酒店的大门。
在杭集镇行走,你甚至能闻到洗护用品和牙膏那种熟悉的薄荷味,这里每年的牙刷和酒店用品产值近200亿,全球每三支牙刷就有一支来自这里。数字化和全球化加持下的这个中国“冠军县城”,2021年人均GDP约为21.8万元。但新冠疫情的持续让外贸订单存在不确定性,旅游业不时停摆,给这个主打酒店订单的小镇带来了不少难题。在杭集镇上,不少企业灵敏地嗅到市场变化,加快了转型的步伐。

让德国客户下了大订单的是屠新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研究中心历经十个多月研发的环保牙刷,原材料是用天然甘蔗炼糖剩余的废秸秆料进行改性制作成牙刷柄,百分之百可降解。而这支环保小牙刷成功在新的一年打入德国、瑞典等欧洲牙科诊所市场,开辟了这个45年的老企业走上高端化发展的新路。
在杭集镇,几乎每家企业都有遍布数十个国家的客户。但在这家企业,尽管有30多个国家的客户在持续下单,负责人李杨仍决定“两条腿走路”,转身向国内市场寻找商机。
打开国内市场,我们看到了这款登上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特殊牙刷。牙刷的刷丝直径只有0.1毫米,可以避免科考队员在极地的低温环境下因牙龈脆弱而引发的牙龈出血。刷柄采用聚乳酸材料,最快三个月就可以实现生物降解,降低科考对极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件新产品正在走向普通消费者。
就在2021年底,小镇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杭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新的一年,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的配套正在向新发展中的小镇聚集。

在杭集镇我们看到的这三款新推出市场的小牙刷,也仿佛找到了这个“冠军小镇”的财富密码,那就是不断地推陈出新、坚韧敏锐、努力勤奋。当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让这个产值巨大的集群,利润下降到岌岌可危时,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上再搏击出一番新天地,小镇在大胆转身、沉下心来练好内功。而在中国,这样的“全球冠军”并不是个体,河南许昌假发产量占全球60%,湖南邵东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全球70%以上,等等。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新冠疫情的困扰,这些制造业集群迈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变局中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