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以精细化管理保障老旧小区改造

本报记者 刘家伟
“上下水管线全部更新,蜘蛛网一样的网线、电话线集中走线,家门口建了近3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1月13日,鞍山市铁西区共和街道兴鞍家园小区居民艾富纯谈起老房子里住出的新幸福,竖起大拇指说:“老旧小区改造真是改到了咱居民的心坎里。”
作为全国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鞍山市初步形成了以“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核心,以菜单式系统改造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的旧改之路。昔日的老旧小区变成了净、畅、美的幸福家园。
“今年我们继续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将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268万平方米改造任务。”鞍山市住建局物业科副科长罗浩介绍,2022年的改造计划于4月份开工,力争11月底前全部完工,届时,将有4.5万余户居民享受到改造带来的实惠。
家住鞍山市铁东区山南街道新立社区的居民李伟,对自家小区改造效果充满了期待。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到去年改造完的银环小区看过,当时羡慕够呛,今年新立社区改造完也一定差不了。
“今年我们将持续聚焦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方面发力,坚持‘哪不行改哪、缺什么补什么’,因民所需、因地制宜,一区一法、一楼一策,把有限资金投入到最需要改造的地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罗浩说,通过改造,鞍山力争让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切实解决居民的难心事、烦心事,确保让居民住得更好、住得更舒服。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