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今年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66个

本报记者 蔡晓华
“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66个”,被列为2022年丹东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丹东将如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
“今年,丹东市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各地将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确定提升整治任务,从农民最迫切需求入手,对突出问题进行细化、具体化,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在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过程中,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和原有自然生态资源,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合理需求,科学确定建设优先顺序和标准。
瞄准全面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抓示范“点”,实施美丽宜居村创建工程,重点推动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户厕、村庄绿化美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乡风文明等方面显著提升;抓连成“线”,实施“集中美连片美”创建工程,把全市“集中美连片美”区域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重点区域,严格遵循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区域内生产、生活质量,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合度,提升区域内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抓覆盖“面”,实施城乡环境一体化创建工程,统筹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置场点,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向周边乡村延伸,在所有行政村开展整洁村创建,形成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良好局面。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