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心理处方”为疫情下的人们驱除“心霾”
新华社西安1月15日电(记者蔡馨逸、雷肖霄)“疫情之中,你还好吗?是不是有些无奈、烦躁和郁闷?其实我们可以尝试自我疏解,来调适这些负面情绪。”对着手机镜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鲁雅洁侃侃而谈。
盯着视频直播后台,陕西省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李强仔细记录着观众的留言和提问,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直播内容。
2021年12月25日首次直播以来,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组织会内理事、常务理事开展了21场直播。从事心理咨询行业近20年,李强还是第一次如此密集地通过直播进行线上心理疏导。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需要治愈的不仅是身体,还要为疫情下的人们开出心理疏导处方。”李强说,“2021年12月23日,陕西疫情防控态势升级后,研究会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了弥补热线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我们梳理疫情防控相关的压力调适、情绪管理、亲子与家庭关系等问题,开启了心理疏导直播。”
“自己一个人居家隔离,心里面特别恐慌不安怎么办?”“老师,为什么我家孩子居家隔离以后愈发变得叛逆?”“我发现老人在家情绪低落,要怎么开导?”……直播中,观众们踊跃提出自己的问题。个性问题中有着共性,随着心理咨询师的逐一解答,更多人找到了驱散心中阴霾的方法。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派出的心理援助队员开会讨论心理援助方案。(受访对象供图)
为了给疫情期间的群众提供专业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和疏导服务,陕西成立了省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心理干预专家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工作。
据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张天布介绍,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之外,他们针对大众群体,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络开展科普讲座,针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等重点人群,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心理援助。
此次陕西疫情暴发后电话量增加,为确保心理咨询热线接通率,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紧急更换设备,让云呼平台具备多部坐席同时接听、云录音、云统计等功能。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人员接听心理咨询热线。(受访对象供图)
“最多的时候每天打进来的电话在400通左右,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防疫相关政策的咨询,以及隔离期间的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问题。”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苏艳丽说,“我们在倾听和理解的同时,适时予以分析和引导,让他们情绪得以缓解。”
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里,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派出的心理援助队员们迅速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通过心理查房、专家会诊、评估、干预等多种形式为患者及医务人员筑起一道道心灵的防护墙。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变化,人们心理援助的诉求也发生转变,我们制定了长期规划。”张天布说,“接下来,除了解决心理问题,还将逐步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疫情后的工作、学习、生活。”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