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袋子”不空 “菜篮子”常满——陕西咸阳全力做好群众生活后勤保障
新华社客户端西安1月18日电(阎晋 马秦晋 田宏强)陕西省咸阳市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重视城市后勤保障,确保了居民的“米袋子”不空、“菜篮子”常满。
据了解,咸阳市按照“引导预期、稳定市场、保障基本、储备兜底”的思路,一方面全力做好防控一线的医疗物资生产采购和统筹调配,另一方面全力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同时强化煤电油气、就医看病等方面的组织调度。
咸阳市按照强化医疗和基本生活物资储备,按照“医疗物资满负荷运转60天、肉类满足全市7天消费量、蔬菜满足主城区5天消费量、米面满足全市15天消费量、菜油和食盐满足全市2个月以上的消费量”的标准进行动态应急储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全市日常防疫、人民基本生活和市场应急调控不受影响。咸阳市将市域内各大商超的网络购物平台销售二维码汇总,通过海报、新媒体平台和手机App、小程序等向市民发布,开展订单式配送,确保群众不出门就能采购到生活用品。
疫情期间,咸阳市的手机订餐、网络购物、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健身直播等多个线上新经济场景流量激增。咸阳市还依托智慧城市云平台,综合利用通信基站、健康码扫码、公共Wi-Fi接入、卡口登记、移动支付等多种技术手段辅助流调溯源,实现了决策指挥、基层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多项功能的有机协同。
疫情暴发后,咸阳市全力守牢物资保障的外部大循环,各大批发市场和大中型商超主动加强与生产企业、农产品基地对接,同时建立生活物资“绿色通道”,快检测、快放行,多措并举调集物资、增加储备。作为西北地区蔬菜的集散中心之一,新阳光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主城北区开辟了300多亩的备用场地,调集应急集装箱,确保市场出现疫情后能立即启动备份,保障城区供应不受影响。
为了解决交通管控下群众应急就医和抗疫物资运送问题,咸阳市组建了由 “便民特勤爱心车队”,设立应急电话、严格闭环防护,以“门对门”的方式解决市内就医小循环。据统计,便民特勤车队运行后仅10天时间就接听市民求助咨询电话8285话次,派车2126车次,运送4483人次。
为方便社区住户购买生活物资,在小区内部或就近安排一批店铺,采取“关门不关店”“微信群订购”、延长营业时间等方式,由店铺送货上门。在主城区273个社区共设立了726处便民蔬菜供应点,并出台管理规范,统一标识、明码实价,让群众就近就地买菜、减少流动聚集。同时,着力保障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流浪人员、农村务工人员等的需求,确保生活物资供应无死角、无遗漏。
针对市民不同消费需求,市区商务部门定制平价特色蔬菜包,利用线上商城对小区居民进行直接配送,对封控小区居民的网上购物,渭城区安排社区党员和物业人员就地转化为志愿者“红管家”服务队送货上门。此外,住建、商务等部门还为城区滞留建筑工人配送爱心生活物资。
随着防疫管控措施的升级,咸阳市协调配送企业为在咸参加考研的8915名考生提供用餐配送服务,咸阳公交公司为在咸返家大学生提供学校和火车站点对点接送服务。(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