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海拔4680米,雪域高原“问诊天路”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3/958/00300395807_26ad756f.jpg)
“今天我们的检修任务是对不冻泉站道岔进行日常养护,曹正栋担任室内防护,注意有车及时提醒。”1月19日,随着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电务段格尔木信号车间不冻泉信号工区工长张学龙分布完当日的工作安排,他们在青藏铁路海拔4680米的不冻泉开始了今年春运开启后的第一次检修作业。
格尔木信号车间不冻泉信号工区位于昆仑山脚下,平均海拔4680米,担负着青藏铁路沿线不冻泉、清水桥、望昆、昆仑上等4个高海拔无人站信号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任务,这里平均气温零下16.7摄氏度,紫外线照射强,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
春运期间客流量增多,为了确保旅客列车平安抵达终点站,管内的设备质量一定要安全可靠,对于电务信号工来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1月19日9时20分,经过近1个小时的路程,“天路”电务信号工到达了作业地点不冻泉。按照事先分工,大家开始忙碌了起来。“2号道岔的尖轨基本轨密贴情况重点看下,容易出现问题。”张学龙对工友陈嘉鑫认真交代道。
“问诊天路”多年,这些“患者”的小毛病,张学龙早已熟记于心,这也是他经历的第8个春运。每年春运开启后,他都会带领工友们认真仔细地完成电务设备的检修任务,这种任务对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陈嘉鑫,把钢直尺递给我。”话落,工长张学龙便俯身检查转辙机的滑床板状态与尖轨密贴情况。“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尤为重要,无论顺向还是对向来车,密贴不好容易引发事故。”张学龙一边查看情况一边对刚刚来到工区的新员工刘希望说。
此时,不冻泉地区天气更加寒冷,刺骨的寒风吹打在他们的脸上,不一会儿眉毛和睫毛上便结上了一层白色的冰霜,给他们的检修任务增加了难度,但他们依然一丝不苟地各自忙碌着。
“大家再坚持一下,今天比较冷,这是今年春运的第一次检修作业,我们一定不能马虎,只有认真检修好设备,才能确保春运中电务设备安全可靠……”张学龙向身边的工友叮嘱道,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呼啸的狂风淹没。
“检修作业完毕!请求试验!”“室内试验良好!”11时20分,近120分钟的天窗结束,道上作业的他们颤抖地收拾着工具,回到车内赶快喝上一口热水。此时不冻泉地区的狂风越来越猛烈。
“我们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不怕缺氧和紫外线,就怕寒气吸进肺部,严重的话会咳血,作业时一定要做好保暖还要确保当天检修的设备安全可靠,一点都不能马虎,今年春运为期40天,这期间大家就得辛苦点……”返回的路上张学龙对大家说。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