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两级法院实现诉讼文书“云闪送”
本报讯 “尊敬的张X,请点击链接签收关于XX纠纷一案,我院依法向您短信送达的传票等法律文书……”1月24日,诉讼代理人张律师点击短信链接,直接接收到了电子开庭传票。而随着确认签收,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利用电子送达平台实现了诉讼文书“云闪送”。
“以前是上门送达,收个传票、裁判文书都要等好几天时间。现在手机上就能收到,实实在在更便民了。”张律师说。记者在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送达中心平台操作界面看到,从送达中心向当事人发送信息到当事人接收,用时仅1分52秒。据介绍,与传统送达方式相比,电子送达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当事人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签收、保存诉讼文书,并做到全程留痕。一旦电子送达失败,法院将继续以其他方式送达,做到全流程管理,形成完整送达报告,从而实现对当事人诉求的快速处理和及时反馈。
电子送达是今年大连市两级法院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以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为依据,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全部纳入电子送达适用范围,建立“以电子送达为主、线下集中送达为辅”的送达工作新模式,实现了诉讼文书数字化快递,有效提高了送达工作效率。同时建立短信通知、平台推送、电话确认三位一体的电子送达工作模式,确保电子送达合法有效。截至目前,大连两级法院电子送达系统已全面上线并进入应用阶段,推进首日就已成功完成18件案件的文书送达。
李 丹 本报记者 吕 丽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