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新年是开启小康生活的每一天

资料图。图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牵着驯鹿下山。 张玮 摄
(新春走基层)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新年是开启小康生活的每一天
中新网呼伦贝尔1月27日电 题: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新年是开启小康生活的每一天
中新网记者 张玮
纵情的舞蹈跳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新春将至,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鄂温克使鹿部落的族民们围着熊熊的篝火,尽情歌舞,迎接新年的到来。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最北部敖鲁古雅河畔,这里居住着中国三少民族之一鄂温克族最后一支使鹿部落。
近年来,这里独特的使鹿文化,解锁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这座神秘活化石的“小康密码”,对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来说,新年就是开启小康生活的每一天。
17世纪中叶,使鹿鄂温克人从俄罗斯境内勒拿河一带游猎迁徙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他们被称为“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也是中国境内迄今唯一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

资料图。图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集会。 张玮 摄
“70后”的使鹿鄂温克人古革军曾牵着自己心爱的驯鹿走出大山,他告诉记者,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是中国最后一个走出大山的狩猎民族。
“我们下山后定居在这里,结束了千百年来以狩猎、饲养驯鹿为生的古老生活方式。”如今,古革军在乡里过上了城镇化生活,在山里有更加精美别致的撮罗子。“我还要时不时带着驯鹿回山里看看。”
“我们鄂温克猎民放下猎枪后,便开始发展民族旅游,可爱的驯鹿这些年吸引了不少游客。”古革军是下山后第一批发展旅游的猎民,“我们也与时俱进,生态旅游做得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火。”
截至2021年,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驯鹿存栏1465头。即使受疫情影响,2021年,当地旅游景区门票收入仍达390万元。
“如今,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生活富足,家家住进二层洋房,日子过得比蜜甜。”古革军如是说。
小年一过,春节就不远了,这两天,族民们聚集到古革军家,围坐在一起推杯碰盏、引吭高歌、烹制美食……
根河市乌兰牧骑声乐演员张雪婷也来凑热闹,她说,每逢过年,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也会包饺子,满足族人们对年夜饭所有美味的期待,也表达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