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七 年味渐浓 | 内蒙古:多彩花馍“蒸”出幸福年

央视网消息:今天(1月29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在北方民俗中,春节前要准备好了足够全家人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蒸馍、饽饽等主食。精美的花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蒸”出了人们满满的幸福感,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
眼下,在内蒙古包头,大家正在准备蒸花馍。下面我们就随记者一起去那里看看,感受那里的年味儿,闻一下花馍的香味。

在我国北方,更确切地说是黄河流域小麦产区,大多有着“过大年,发面蒸花馍”的年俗,其中“发”,寓意新的一年发家发财,“蒸”寓意来年日子蒸蒸日上,当然这一天也是妇女们才艺大比拼的日子。
花馍制作工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做好,却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花馍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发面、揉面过程就很讲究,面一定要揉得筋道。有揉、搓、捏、拽、剪等多种手法,再经过蒸制、晾晒、着色等环节,将一个个面团制作成各种灵动逼真、栩栩如生的造型,一锅成品花馍大概就需要几个小时。花馍也有很多不同的称呼,比如面花、礼馍、花糕等等。

花馍艺人正在制作的这些花馍,虽然看起来五颜六色,但它绝不偏离本质,依然是老少皆宜的传统美食。这些颜色都是从瓜果蔬菜中提取的,比如,黄色是南瓜、绿色是菠菜,这些眼睛是一些豆类。这种花馍既能观赏,又能食用,还蕴含了祈福运、求平安等吉祥寓意。
有了花馍,就有了年味。蒸花馍,蒸出的不仅是满满的儿时回忆,更是祥和、团圆和那份对“家”的味道的深深留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重春节蒸花馍的这个传统习俗,就是想着在节日期间讨个好彩头。

精美的花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蒸”出了人们满满的幸福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