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海洋生态好 幸福渔家人
本报记者 杨少明
这个春节,许久不沾酒的庄河市青堆镇盛家村渔民宋勇给自己开了戒。“一年算下来,‘收成’比预想的要好,得喝两盅。”2月1日,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时,他端起一小盅白酒开心地一饮而尽。
“与往年比,去年的鱼获量特别多。”宋勇说,“尤其是受市场欢迎的飞蟹、牙鲆等,捕获量都比较大。”
今年51岁的宋勇,17岁就在海上打鱼,常年海上漂,对当地鱼情变化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最近这几年,政府通过休渔、增殖放流等手段,把这一大片海管理得好好的,俺这片海域的海货越来越多了。这件大实事,俺们渔民感受最明显。”
近年来,大连市把海洋生态修复和水生生物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十三五”期间,仅在增殖放流上就投入2亿元资金,放流苗种150亿余尾,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放流增加水产品产量18.2万余吨,促进渔民增收超过20亿元。
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因缺乏有效管护,大连近海渔业生态不断衰退,严重影响了渔民收入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盛家村的一些渔民甚至改了行。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恢复,全村渔业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渔民的日子日渐红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
“渔业生态一年比一年好,俺们的日子一年胜过一年。” 午饭后,宋勇来到渔港,给渔船增加补给。眼下海货紧俏,他打算正月初五就出海。“时间不能浪费在岸上。”他笑道。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