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非凡
400多天,我们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冬奥场馆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蓝图”变为一个个令人赞叹、令人震撼的杰出作品。“科技、智慧、绿色、节俭”,在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着中国对冬奥的庄严承诺。
400多天的跟拍,给我们留下太多值得回味的瞬间,更让我们通过镜头深刻体味中国的冰雪浪漫。一批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冬奥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成为北京冬奥的鲜明“中国特色”。
在奥林匹克公园的百米夜空中,我们记录见证“冰之帆”“冰立方”“鸟巢”点亮的瞬间,双奥场馆的流光溢彩,交相辉映着车水马龙,照亮了公园嬉闹漫游的游人,奥林匹克精神早已与人们的生活相融,祥和繁华中四处洋溢着生机勃勃。
在首钢园工业遗址,“雪飞天”腾跃天际,仿若敦煌壁画中“飞天”的丝带飞舞。首钢园中,湖中廊亭、钢筋高炉、雪上飞天,写就传统与现代交织、冰雪与工业和融的磅礴诗篇。
当无人机的镜头迎着夕阳看向北京延庆海坨山时,崇山峻岭间“雪游龙”蜿蜒着映入眼帘,我们惊叹于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感慨于这山巅上的元龙豪气,这是从华夏血脉和中华精神中蓬勃腾跃的豪迈大气。
在河北张家口,纯洁的雪原“撞向”云顶蓝天的一派冰天雪地景色中,“雪如意”静卧林海雪原,东望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南瞰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吉祥如意的寓意和现代运动的激情汇聚,谱写出中国式的冰雪情缘,纯洁天地间冬奥会的精彩、非凡、卓越将渐次铺开。
在全景镜头中的冬奥会场馆,传统文化似魂,玉琢银装似体,运动激情似血,现代奥运与中国文化相融,勾勒出独具魅力的中国之美。
让我们静静等待,共同迎接它们浓墨重彩登场的时刻。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董家朋 李 卓)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