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霸屏背后,是北京冬奥的热度和中国科技的“硬度”
一夜之间,“冰墩墩”霸屏了。线上售罄,线下排队,一些门店不得不打出“限购一个”的标语。网友呼唤“一户一墩”的留言排起了长队。不仅国内“一墩难求”,国际上也成了俏宠,一位日本记者称要扔掉衣服,回国时把行李箱都塞满冰墩墩;摩纳哥亲王也希望带两个“冰墩墩”回家,送给自己的双胞胎孩子。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东道主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冰墩墩”霸屏,不仅因为它萌出新高度,更因为它的背后是北京冬奥会的热度和中国科技的“硬度”。它超酷的外壳、超强的运动能力,承载了中国人“科技强国”“体育强民”的希望,它传递了中国人美美与共、“一起向未来”的心愿。
北京冬奥热度不断升温,人们期待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兴则国运兴。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17岁的小将苏翊鸣收获了中国男子单板滑雪第一枚冬奥会奖牌,任子威夺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被认为是夺金热门选手的谷爱凌晋级决赛,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升温。而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次夺得亚洲杯冠军,更是将国人对运动、竞赛的关注推向一个新高度。
中国科技“硬度”令人惊艳,人们希望科技成为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成为民族进步之魂。从机器人做饭到智能遥控床,冬奥村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科技感十足的服务。而在展示“中国式浪漫”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裸眼3D视觉效果,氢燃料安全利用、储存,5G信号覆盖国家体育馆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的开幕活动,科技、实力等关键词一再被点亮。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人们冬奥热情的一个出口。正如设计者所言,“冰墩墩”的冰壳之下有一分暖和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世界中,但愿“一起向未来”的这声呐喊,能温暖更多愿意听到的人。(评论员丁静)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