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50余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沈阳50余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50万
《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印发,提出20项政策举措,助推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稳健康发展。
对当年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
对当年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首次认定的省级瞪羚和独角兽企业能拿50万元补助、放宽个体工商户住所登记……
2月10日,沈阳市工信局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围绕纾困解难强帮扶与支持创新促升级两个维度,从减税降费、优质培育、转型升级、融资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公共服务等七个方面提出20项政策举措,助推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稳健康发展。
50余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10日下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沈阳市市场主体超102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约69万户,企业超33万户,企业中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及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叠加因素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面对这一情况,2021年底,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就印发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形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高规格政策组合拳。为此,沈阳市多部门联合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拿出50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开年就给企业送去“惠企大礼包”。
沈阳市工信局局长张文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支持中小企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的一个亮点就是资金额度高,远远超过50亿元;另一个亮点就是出台了助力企业长远发展的举措。
减免入驻企业房屋租金的基地
可获补助
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方面,《政策措施》提出,继续实施国家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免税、减税优惠政策,以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预计今年帮助企业减税30余亿元。同时,对减免入驻企业房屋租金和物业费的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予以资金补助。鼓励辖内商业银行以减免费用、折扣优惠等形式,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成本。此外,《政策措施》就放宽个体工商户住所登记提出了明确支持举措。
在加强企业融资服务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对新增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施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并对首次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小微企业给予贴息补助,预计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10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支持企业人才引育方面,《政策措施》聚焦中小企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每年安排4000余万元财政资金,作为企业人才引育补贴。对沈阳户籍在沈就业的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分别按照每人每年3万元(博士)、1.44万元(硕士)、0.72万元(本科)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同时,还鼓励企业引进实用型人才,对企业引进技能人才、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给予资金奖励,帮助中小企业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降低人才引育成本,缓解“用工荒”难题。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可获50万元奖励
在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对当年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不仅如此,还降低技术改造补贴门槛,提高技术改造补贴额度,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予以贷款贴息补助。
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对首次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20万元、50万元补助,对促成技术成果在沈转化的优秀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国家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分档奖励。
扩大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以政府购买方式对中小企业购买技术服务进行补助;支持中小企业转化技术成果,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按照绩效评价给予资金奖励。
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对布局重点产业和前沿领域的中小企业加大股权投资供给。鼓励规模以上或新建投产的工业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对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以上规模的予以资金奖励。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化转型,对服务型制造中小企业提档升级给予资金奖励。
辽沈晚报记者 胡月梅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