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出台十项举措保用工促就业
组建灵活就业微信群、为外卖小哥快递骑手等平台从业群体提供供需对接等
我省出台十项举措保用工促就业

辽宁省出台十项举措保用工促就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举办综合招聘会不少于5场。 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面向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举办综合性招聘会不少于5场、举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不少于5场;组建灵活就业微信群,广泛发布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各类需求信息开展输出地和用工地间的“点对点”运送服务;全年开展企业职工补贴性培训20万人次左右。辽宁省人社厅出台十项举措保用工促就业。
春风行动:面向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脱贫人口,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宣传就业政策等措施,全省开展招聘活动不少于210场,提供岗位超过15万个。
春暖农民工行动:开展输出地和用工地间的“点对点”运送服务,协调开行专车、专列,组织成规模、成批次出行农民工安全有序返乡返岗,重点保障脱贫劳动力出行和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用工。
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开工护航行动:按照属地包干和区域联合原则,建立“包保”责任制和调度制度,全面摸排本地新开工项目和重大企业用工需求,至少举办1场大型公益招聘活动。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助企稳岗位·招工解难题”专项行动: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常态化用工需求调查机制,各市每月举办1次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大型公益招聘活动,及时对接输送求职劳动者,着力缓解用工难问题
“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送服务”进校园行动:每个市面向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举办综合性招聘会不少于5场、举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不少于5场。14个市累计开展校地对接活动不少于150场,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直接促进1万名高校毕业生留在辽宁就业。
平台经济用工对接行动:组建灵活就业微信群,广泛发布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各类需求信息,为外卖小哥、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平台从业群体提供供需对接、职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素质测评、社保等个性化服务。计划为全省平台企业搭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50场,提供用工对接服务5万人次。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2800场,提供岗位不少于16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不少于8万人。
线上直播带岗周活动: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和有招聘需求的市场主体为重点,每月开展1次全省统一、区域联动的网络招聘服务周。
升级版“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到北大、清华等“双一流”高校开展政策宣传、人才对接和校园招聘等活动,组织北大、清华等“双一流”高校大学生赴辽宁开展优秀学子“辽宁行”走访观摩活动,组织省内相关高校硕博毕业生“一圈一带两区行”等活动,对接重点项目和企业引才需求。全年计划举办人才对接活动10场,对接优秀毕业生1000人次以上。
技能援企职业培训计划:积极对接技能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重点开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全年开展企业职工补贴性培训20万人次左右,在技能岗位新招用员工、转岗员工和在职职工中培养新型学徒1万人以上,发放职业培训券10万张以上。辽沈晚报记者 胡婷婷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