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巡检保供电

新春伊始,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输电人员张方、徐哲坐上开往浙江余姚市四明山巡线的电力工程车。依据“输电全景监控应用群”平台中的线路覆冰拉力监测清单,他俩负责位于四明山茅湾村500千伏强明线161号和185号铁塔的巡视工作。该线路穿过平均海拔700米的四明山区,低温容易使该线路覆冰。
张方、徐哲均身着红色冲锋衣,头戴安全帽,脚蹬山地绝缘鞋,手持登山杖,背包里装着无人机、望远镜等工具。
当天的四明山区,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山上的草木已有1厘米的积雪,盘山公路的部分路面也结了冰,眼前雪雾蒙蒙。
到了半山坡,窄小的巡线道因积雪导致车辆无法继续行进,张方、徐哲只好开始徒步。蜿蜒湿滑的山路、冰雪覆盖的草木,他们艰难前行,到达海拔约580米的强明线161号铁塔时,已接近正午。原本2个小时的路程,这次多花了一倍时间。
张方拿出望远镜,仔细察看设备冰冻情况并拍照。“气温零下2.5摄氏度,湿度75%,风速每秒6米。”他利用温湿度仪器,迅速记录下周围环境数据。此刻,山风呼啸,他和徐哲不时搓搓手、跺跺脚。没几分钟,他俩的手和耳朵就被冻得通红。
徐哲趁着雪势渐小,立刻启动电网“天眼”——无人机,对线路的覆冰情况进行巡检。“主要是查看线路上是否有积雪。”徐哲边操控边告诉记者,“积雪和覆冰都将对线路产生影响,轻则引起跳闸停电,重则导致倒塔断线,和传统的望远镜巡视相比,无人机巡视更便捷。但无人机在恶劣天气下受限较多,因此我们根据线路周围环境,采用人机协同巡检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从拍摄传回的视频来看,线路暂时无覆冰,但后续仍需进一步监测。20分钟后,徐哲把巡视结果发给了输电线路防冰抗冰微信工作群。巡视结束后已是下午1点30分,徐哲和张方这才开始吃午饭。出门时备好的干粮——馒头和包子已经又冷又硬,就着开水,两人匆匆解决一顿午餐。随后,他俩再次出发,前往位于海拔近700米的强明线185号铁塔。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