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抓住冬奥会契机 擦亮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央视网消息:今天(2月13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历史文化保护专场发布会,北京文物、旅游等部门表示,将抓住冬奥会契机积极推广北京非遗体验,擦亮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501万件(套)。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围绕“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统筹文物保护传承利用。

北京市文物局二级巡视员 新闻发言人 刘洪昌:一是中轴线申遗实现新突破,申遗文本草案提前报送世界遗产中心格式审查。二是与国家文物局等多家单位签订博物馆之城共建协议。三是三条文化带建设呈现新亮点。大运河文化带方面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长城文化带方面完成多项长城抢险加固项目。
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丰厚的历史传统积淀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昆曲、太极拳等1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旅局抓住冬奥会契机积极推广北京非遗体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刘斌:推出冬奥会和长城主题的非遗旅游线路,为市民提供畅享冬奥和冬季休闲游的应季选项。我们积极建立和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等制度建设,持续向全市非遗传承人发放传习补助,保障传承人的基本传习活动。
总台央视记者 徐速:作为冬奥会主办城市,北京向世界打开了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对外展示了“双奥之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近些年,北京市统筹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让千年古都焕发新的魅力。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