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北虫草成了致富宝
本报记者 高华庚
春节假期刚过,新民市罗家房镇张马夫台村清晨的气温有零下10多摄氏度,沈阳马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殿松早早来到企业的北虫草基地大棚中忙碌起来。
大棚内,一排排架子上叠放着塑料盆,里面生长着一种金黄色的菌类。揭开塑料薄膜,只见筷子粗细、6厘米至10厘米长的北虫草像金丝一样根根直立在乳白色的培养基上。
曹殿松拿起一颗北虫草放在嘴里说:“这是一种食药两用真菌,虫草素含量高,市场前景非常好。”
上午9点,大棚内的温度逐渐升高,不多时,已达到20℃。“北虫草向光生长,但最怕紫外线,培养室不能有阳光直接照射。”曹殿松边检查虫草边说。
“我们把野生的蛹虫草菌通过柞蚕蛹进行人工培育,要保证菌苗各阶段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才能确保虫草的品质不出现问题。”曹殿松说,马夫农业开展北虫草人工栽培已有6年时间,先后开发出柞蚕蛹虫草、米虫草、桑蚕虫草系列产品,市场价格每公斤60元至100元。
“金灿灿的虫草成了我们村老百姓的聚宝盆!”张马夫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兆曦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已建起虫草种植大棚40余栋,仅蛹虫草产业一项,年产值就接近2000万元。
“今年,我们生产的北虫草基本上是产多少就销多少,不仅没有库存,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曹殿松说,北虫草的市场在逐渐扩大,带动了全村人一起致富。
“现在,全村人都在种植北虫草。虫草一年收获四茬,日常管护和采收比较轻松。我在企业打工,每年能挣4万多元。今年攒够了钱,我打算自己也盖大棚种植北虫草,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张马夫台村村民刘玉壮说。
谈起将来的打算,张兆曦告诉记者,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村里将全力把这个产业项目做大,实行工厂式生产,对北虫草进行深加工,组织村民一起抱团干,让北虫草成为村民的致富宝。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