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大集的“明白账”

【新春走基层·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18】
“张永岭,该打第三针了,哪天有空,我们约好车,直接送到社区医院。”午饭刚过,青岛李村大集农贸市场管理所副所长王清明,来到张永岭的香油店,上门督促他打疫苗。老张回应:“免费接送,那敢情好!这几天都没问题!”
“现在大家安心在这里做生意,多亏了工作人员的照顾。”70岁的老张开店多年,特别是有疫情的这两年,他感觉服务变得格外暖心——工作人员定时给摊位消毒、每隔14天组织全员核酸检测,还为困难户发动捐款……
“疫情期间,我没听说有一家退租的。”老张介绍,李村大集共有六百多个固定摊位。“俺家左边卖大米的,右边卖玉米的,都是多年‘邻居’。大家伙儿为啥不退租?算算账就明白了。”
老张儿子张士心翻出个小账本,搬个板凳坐下,给记者细算起来:“俺家的香油铺子108平方米,一年租金6.2万元,政府给免了7个半月的租金,省了38750元;电费从最初的1.4元/度降到1元/度,疫情期间又降到了0.82元/度,两年也省了4000多元。这样算下来,租金比周边商铺低了30%。”
“这不,香油坊生意更好了,与年前一样,半天就能卖300多斤。”老张插话说。
一旁边的王清明告诉记者,这两年仅租金政府就少收了600多万元,换来的是几百个小商户的正常运营,还有每天5万到10万人次的客流量。稳住了“人气”,就拢住了这个百年大集的“烟火气”,也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正聊着,有顾客来到摊前:“老张,这月油涨价没?”“没涨!老价,25块一斤。”张永岭笑着应答。
(本报记者 刘艳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