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厅丨二十四节气与辽宁的生产生活
核心提示
2022北京冬奥会,从“立春”这一天开始,在“雨水”的第二天结束。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因冬奥而成为热门话题,更让今天的年轻人对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也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二十四节气自身内涵丰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丰富其样貌,焕发其活力,强化感情纽带,值得思考。
为此,我们邀请了气象、农业、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解读二十四节气之于辽宁的意义,让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话题1
二十四节气
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明印记
近年来,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温,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增强,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与关注越来越多。除了节气,还有很多民谣农谚,同样也是源自于传统农耕文化,它们于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王邦中: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形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对中华农耕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民间有“百姓不念经,节令记得清”“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等农谚。由于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物候和农事为基础制定的,其他地区只能作为参照,这就使得各地衍生了当地的“农事历”。
“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二十四节气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仍在助益着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承。
何明:万物生长靠太阳,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运行周期,利用二十四节气能够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有一个节气民谚叫作“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就是指清明时节春小麦的播种期即将结束,需要抓紧时间播种。而谷雨时节玉米等大田作物也开始播种了。这就是勤劳智慧的古代先人告诉我们根据节气抢抓农时的重要性。
我们辽宁过去的农业生产只能是看天吃饭,种大田劳动强度高、产量低。现在随着先进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推广,我们在顺应时令搞生产的同时,还实现了“良种+良法+良机”的应用,保障了稳产增产,有助于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郭醒:南宋陈旉的《农书》中说:“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时至气至,生理因之。”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便属于这段话中所说的“时”。具体说,“节”指时间节点,“气”则指的是温度、水分、光照等气候因素。因此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它诞生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赖以安身立命的农业文明背景之下。
农业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怎样估计都无夸大之嫌,它铭刻在我们民族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作为中国文化符号而存在的二十四节气体现着农业文明的鲜明印记。时至今天,仍旧体现在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方面面。
话题2
入乡随俗
二十四节气“早晚”到辽宁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条件差异明显,这导致节气指导生产生活也会出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比如,同样是小麦,东北地区种植春小麦,有“清明忙种麦”的说法,而长江以南地区有冬、春两季小麦,于是就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具体来说,辽宁在节气应用上与其他地区有何不同?
王邦中: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北纬38°至43°,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辽宁的物候与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有明显差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4个表征季节转换初始的节气,与辽宁实际进入这4个季节也有明显的不同。辽宁省正式进入春季的日期通常在4月14日,比立春节气的日期晚两个半月左右;进入夏季的日期通常在6月19日,比立夏节气的日期晚一个半月左右;进入秋季的日期通常在8月27日,比立秋节气的日期晚近20天,进入冬季的日期通常在10月18日,比立冬节气的日期早近20天。
入春晚入冬早的气候特点,使辽宁地区主要在4月至10月开展农事活动,农作物生长季为每年的4月至9月,指导生产生活的农谚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东北人民也逐渐积累了与节气衔接的农谚,如“不种五月田,不插六月秧”“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从指导农事活动的角度看,与黄河流域存在明显的节气差。
春耕春播是农事活动中最关键的季节,春季霜冻的终结是大多数农业作物种植的前提。以清明和谷雨节气为例,黄河流域清明节气已草木茂盛、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谷雨前后开始种植喜欢高温的棉花。而纬度较高、气候相对寒冷的辽宁地区,清明节气(4月4日至4月20日)平均气温只有9.8℃,平均降水量16.3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32小时,此时依然春寒料峭,冰雪开始消融但霜冻依旧笼罩。只有小麦可以种植,因为小麦种子在土壤里萌动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这段时间叫作小麦的春化阶段,辽宁农民恰恰利用了早春的低温气候条件来种植抗寒耐冻的小麦,也就是所谓的“清明忙种麦”。待到谷雨时节(4月20日至5月5日),此时是一年中气温回暖速度最快的时节,辽宁省平均气温达13.6℃,平均降水量27.1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19小时,大地陆续解冻、化通,地温会快速回暖至8℃以上。当气温稳定通过5℃、8℃和12℃时,温度方面分别满足了水稻育秧、玉米以及大豆等作物萌芽的基础条件,农民会抓住回暖时机,结合墒情和春雨播种,辽宁也正式进入“谷雨种大田”的农忙期。
何明:有一首流传很广的东北二十四节气歌,比较适合辽宁地区的实际情况: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养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通过这首节气歌,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每个时令适合做哪些生产工作。
具体来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虽然阳气转,但于辽宁地区而言,此时还正处在气象意义上的冬天,并不适合露地农作物生产。就雨水而言,辽宁地区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寒冬,此时冷空气活动依然很频繁,降水方面也以降雪为主,露地作物难以生产。惊蛰时,辽宁气温开始回升,地表冰雪开始融化,但夜间温度仍然在0℃以下。直到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辽宁大部分地区地表冻土层已经融化,一些耐寒作物如豌豆、马铃薯、春小麦开始播种,大田作物开始春季备耕。此后,乡间田野上日益活跃,清明时果树植树、水稻育秧,谷雨时播种玉米等大田作物,立夏开始种大豆、杂粮,小满时水稻插秧……
到秋分时,玉米、水稻、高粱、谷子、花生等开始秋收。立冬到大寒,辽宁气候寒冷,很少再进行大田农事活动。
不过,这是以往二十四节气时,辽宁对应进行的露地农事活动。目前辽宁还有很大规模的设施农业,包括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由于有设施的保护,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一些蔬菜,如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各种叶菜等基本实现周年供应,季节性并不明显。
话题3
“北粮东药西南果”
独特气候条件造就特色农产品
时代在变,气候环境在变,农事活动对气象指导和农业技术指导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气象和农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这种变化?
王邦中: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之下,异常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易导致早春物候提前、无霜期延长、严寒期缩短。气象部门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以便农业依历耕种。气象监测从气象要素拓展到地温、墒情和冻土等土壤要素,气象预报从公众天气预报细化拓展到不同作物适合播种的农时预报、墒情预报、透雨预报、耕种喷药作业预报等,气象服务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拓展到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专家直播等多手段发布。同时,气象部门也会组织开展全省性的水稻育秧期、大田作物适播期、水稻移栽期联合会商,帮助农民选择最佳农时、避开气候风险。
近年来,辽宁气象部门坚持趋利避害并举,不断发展专业、精细的监测预报技术,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环节、分灾种气象服务。通过开展专项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气象服务能力,融入地方政府农业现代化的规划布局和地方农业主导方向。通过组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专班、深化部门合作等方式,靶向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开展特色经济作物气候品质评价,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深化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何明:近年来,日光温室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完善,现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辽沈Ⅳ型日光温室,实现了北纬42°以南地区冬季不加温可进行蔬菜生产。同时经过育种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完全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优质、抗病、综合性状优良的设施专用蔬菜品种已全面推广。全省已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蔬菜优势产区,如北票的番茄、凌源的水黄瓜、绥中的旱黄瓜、台安的茄子、北镇的辣椒和薄皮甜瓜等,产品远销东北、华北、江浙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独特的气候特征,造就了为数不少的特色农产品。辽北地区气候相对寒冷且是平原地区,适于粮食作物大面积机械化作业。辽西、辽南日照时间长,适合发展设施农业,是我省的水果主产区,鞍山南果梨、大连大樱桃、绥中白梨、庄河蓝莓、东港草莓、葫芦岛苹果、北镇葡萄等都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区域公用品牌认证。辽东地区以山区为主,气候冷凉,植被丰富,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稻米等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话题4
传统的节气文化仪式
今人对千年岁月的脉脉温情
节气不仅是一个气象上的历法,也是一个传统的文化符号,如何理解文化价值?
郭醒: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历,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但三年多需要加一个闰月,不能完全体现出一年的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人民群众格外关心播种和收割的时间,在历法不能准确反映季节时,二十四节气便应运而生。众所周知,季节是地球公转的反映,所以节气可以比较准确地表征气候冷暖现象。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们配合使用朔望月与二十四节气,有条不紊地进行农业生产,瓜瓞绵绵,绵延不绝。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引用了大量古代谚语,比如“力耕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以农业生产来比附人生的际遇,指出宦海中穷通的关键在于得到主君的知遇与赏识,正如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一样;而东汉渔阳郡的百姓在以歌谣的形式赞颂他们的张堪太守时,唱的也是“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官员的德政也要在农事中得以体现。此外如“饱备干粮晴备伞,丰年也要防歉年”“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等谣谚,农耕文明的烙印都极其明显。进入现代,人们不再以农耕作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但认知与思考方式仍然无法与过去完全切割,这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民族性格。
时代发展到今天,姑且不说农耕已经不再是我们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农业生产领域,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季节物候的影响正在不断地被弱化;另外从空间的角度看,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各个地区并不是都适用一种生活经验,但尽管如此,关于二十四节气、关于农耕的一些歌谣谚语仍保留在我们日常的话语体系之中,仍然不断地被提起、被关注,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简单地说,答案就在于“传统”两个字。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存续,传统的作用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磨灭不掉的底色,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类似于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文化符号一直会默默地、生生不息地被传承。这些来自于农耕文明的文化符号可能不再与其产生时的原因有直接的联系,但作为一种民族记忆,它时时提醒我们从何而来,让我们不忘记从历史深处传来的祖先的声音,也让我们当下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仍保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符号在今天不必再作为知识和经验来被我们学习运用,但仍是我们追思过往、留住乡愁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论是立春的春盘,还是清明的踏青、冬至的饺子,都已经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文化仪式,在这些仪式背后,是今人对于千年岁月、列代祖先的脉脉温情。
本报记者李越参与采访 本报记者杨靖岫摄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