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丨习近平为何再答“谁来养活中国”?
谁来养活中国?
这是全世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中国的耕地只占世界9%,却要养育世界近20%的人口。
这也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一直关切的问题,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
3月6日下午,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再答此问——“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今次,习近平为何再答“谁来养活中国”?
“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特别是对“种不如买”的论调,习近平直言,“说得很轻巧。土地现在不种大豆,不种玉米,不种棉花,到时候国际市场不好了咱们再种过来,谈何容易啊!没有三五年能转过来吗?”
粮食国际市场一直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粮食危机不时成为全球舆论焦点。联合国粮农组织曾警示: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飙升至五年来最高水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中国14亿多人口的饭碗。“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习近平这些年时常叮嘱、时常告诫。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正如习近平所指: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
“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习近平说。
然而,放眼广袤粮田,一些现象却令人心痛。有的没有扛起菜篮子、米袋子的责任,有的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一条条梳理,习近平神色凝重。
“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这些孩子。过去谁没饿过肚子?但人很容易健忘。”习近平一一点明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存在的误区,告诫“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经历过陕北黄土地上贫苦日子的习近平说。
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
透过习近平再答“谁来养活中国”,外界也清晰听到——“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