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新语)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因地制宜,夯实数字乡村转型基础。一方面,依据不同区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异,确立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顺序,稳步推进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数字化人文基础设施等建设;另一方面,区分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特点和信息化规律,明确乡村数字化转型重点。例如,特色保护类村庄应重点保护自然风貌、民俗文化、历史古迹等传统特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振兴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
分类实施,探索数字乡村产业创新路径。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普及与应用,在生产端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覆盖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产品市场数字化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环节,助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同时,基于数字技术创新乡村商业经营模式,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依托互联网平台,聚集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利用乡土风光、原乡文化和特色农业等独特优势,积极培育观光农业、农耕体验等产业,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新模式。
多措并举,统筹数字乡村融合发展。兴办数字技术职业培训教育,建设多层次乡村数字人才供给体系;搭建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乡村数字政务治理水平;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与乡村对接,深化乡村数字惠民服务;构建“数字博物馆”等乡村数字文化数据库,加强乡村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将助力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为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