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习近平: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这段话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
人们了解大别山,更多是从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或者从电影《挺进中原》中部队过黄泛区,扔掉重装备的镜头及其插曲《歌唱大别山》开始的。
大别山区地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总面积约10.86万平方公里。土地革命时期,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党创建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
整个大别山区与中国革命整个过程联系紧密,大别山精神孕育于鄂豫皖苏区。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之一,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作出牺牲让人受到心灵震撼: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一带先后组建了五十多支主力红军队伍,占全国总数的30%以上;先后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参战,近一百万军民为国捐躯。大别山一带几乎是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树丰碑!
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就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大别山精神反映了中国革命在艰难困苦中前行,跨越无数挫折和曲折走向胜利的规律。大别山区点燃的革命火种持续燃烧永不熄灭。它向人们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包括大别山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的历史新起点上,全党要继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向党、人民和历史交出一份新的优异答卷。
本期特约专家:公方彬 教授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