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昆明万溪冲:梨花开放这十年
新华网昆明3月30日电 春季疏花疏果,夏季“果树整形”,秋季施肥,冬季修剪,对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办事处万溪冲社区的村民来说,他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围着宝珠梨这一产业忙起来。三月的花、九月的果,为这里的村民带来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万溪冲梨花盛放(3月19日摄)。新华网发(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自2012年至今,三月都是万溪冲最热闹的时节,漫山遍野的梨花以及每年一届的梨花节已然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新华网“乡村振兴在行动”调研团队了解到,十年间,万溪冲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变。
十年人均纯收入翻番
万溪冲社区有农户502户,适宜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作物,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呈贡宝珠梨”的核心种植区。每年,万溪冲都要举办梨花节与采摘节,迎接梨花的开放、宝珠梨的丰收,以及迎接各地游客,今年也将迎来第十届梨花节。

2016年梨花节(2016年3月19日摄)。新华网发(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宝珠梨的销售渠道拓宽了,价格也涨起来了,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万溪冲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唐跃是地道的万溪冲人,十年来,他见证了这里太多改变。回忆起宝珠梨曾经的售卖方式,唐跃说都是果农拉到当时的呈贡县去卖,基本在本地销售,随着“双节”的举办,宝珠梨这一品牌不断打响,从而走出了呈贡,走出了云南。

梨花盛放(2017年3月22日摄)。新华网发(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宝珠梨来自万溪冲,这让唐跃很骄傲。他介绍,万溪冲目前种植的宝珠梨有4750亩,优质果年产量近7000吨,每年鲜果销售额近2000万元。十年前万溪冲的宝珠梨的确存在滞销的问题,但如今不出村就能销售完。除此之外,社区还引导村民不断发展宝珠梨相关产业,例如制作梨干、秋梨膏等产品。
据统计,十年前万溪冲社区人均纯收入8900元,如今已达到23800元左右,翻了一番多。这也让当地村民对树种更加爱护,对故土更加热爱。
这里是“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
2019年,万溪冲社区被确定为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综合实验区“1+5”模式实验探索中的“1”。即选取作为综合实验点,系统实验合作社建立和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产业培育、村政服务、农民就业和培训、城乡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实现路径和具体实践,把“呈贡宝珠梨”作为万溪冲发展的特色和文化根基,定位建设“万溪梨镇”。

持续打造“万溪梨镇”(2021年9月23日摄)。新华网发(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如今,“万溪梨镇”的牌匾已挂起,这个小镇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学习等为一体,有适宜休闲的咖啡厅和书吧,有助力宝珠梨出滇的“梨好邮局”,有记载着万溪冲历史的非遗文化馆,还有适宜锻炼与赏花的自行车道、登山步道。据介绍,对外而言,小镇的打造旨在成为城市消费的补充,成为人们休闲、消遣的好去处,让游客留下来。对内而言,打造小镇的宗旨则是让收益留村,把人才引回来、引进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万溪冲梨花盛放(3月21日摄)。新华网发(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唐跃介绍,除了开发果冻、冰棒、梨酒等宝珠梨深加工产品,社区还打通了一条南北纵深近7公里的通道,包括景观大道、商业步行街、自行车道、登山步道,这条路线将社区的集体利益和村民的利益整合串联起来,将集体公房整合起来经营咖啡厅、书吧,还有村民用闲置房产卖当地特色小吃,经营茶馆等,真正实现了收益留村。
“万溪梨镇”的未来
走进“万溪梨镇”,“万溪幸福村”的字样映入眼帘。道路两旁是用干枯的梨树枝打造的景观,多肉、鲜花点缀着小镇,整齐统一的民居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万溪冲社区新风貌(3月19日摄)。新华网发(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了解,近几年来,每年梨花节和采摘节都能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收近1700万元。随之而来的,还有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宝珠梨产业链的不断拓展,文创产品也越来越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万溪冲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目标之一。

万溪冲梨花盛放(3月20日摄)。新华网发(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唐跃表示,未来,万溪冲社区将继续以“万溪梨镇”为定位,继续推进“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打好人才、生态、文化三张牌,抓实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同时,万溪冲社区每年还会继续举办梨花节和采摘节,不断打好“宝珠梨”这张文化名片,拉长宝珠梨消费链,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以及实现村民的创收,最终实现实业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柴静 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吴鑫)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