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撂荒地“蝶变” 广东禾田水韵春耕忙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广州4月4日电 (唐贵江 祝桂峰 林和明 杨略)春耕时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的田间地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垦造水田项目处,处处都是春耕繁忙的身影,一幅“人勤春早”的生产画卷正在展开。
广东禾田水韵春耕忙 祝桂峰 摄
珠江入海口海岛上的垦造水田
石楼镇海心村位于石楼镇东部的海鸥岛上,地处珠江入海口,面临狮子洋,全岛面积34.72平方公里,是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也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内陆绿色原生态小岛。
“碗里有米,心中有底气。”海心村阿华告诉记者,当年,海鸥岛上的地块整体现状为农业耕作用地,由于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部分村民长年不种植水稻,使得连片的耕地农田被道路、项目用地、河道等分割为零散的地块,原来的农耕灌溉系统遭刭破坏,难以实行连片大面积种植粮食等农作物。
2017年,番禺分局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提质改造、拆旧复垦等手段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对海心村、沙南村现有耕地进行土地整治提质改造,建设规模567亩,总投资2446万元,建成水田388亩。
2018年,番禺分局将位于石楼镇江鸥村、沙南村地块,通过垦造水田项目实施和耕地提质改造,建设范围557亩,总投资2576万元,建成水田403亩。
撂荒地“蝶变”禾田水韵
“整齐的农家民居,春意盎然的门前稻田,整洁的乡村小道……”走进番禺区春耕春播工作现场推进会,家住石基镇海傍农场附近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刚从定居在日本的女儿家归来,感觉家乡新变化、新面貌速度惊人,倍感自豪。
番禺区委副书记孙玥介绍,近年来,番禺区大力抓好春耕春播工作,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2.6%,全区喷滴灌面积率已达到72%以上,大棚设施栽培面积达到2.3万亩。特别是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垦造水田建设,节约了占补平衡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改善了农业种植条件,助力乡村振兴;优化了海岛生态环境,促进持续发展。
种粮大户梁汉华结合垦造水田算了一笔账:通过田间道和生产沟渠完善,大型机械可以灵活出入田间地头,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耕种和灌溉效率成倍增长,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人工成本却降低了。同时,田块更加规整,村容村貌也更加干净了。
记者看到,在番禺区钟村街大禾田193亩基本农田里,钩机在修整田基及平整田边余泥;农耕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忙着翻耕农田;显现眼前的都是“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
将耕保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周琳静表示,广州番禺水田垦造的范例,只是全省积极开展垦造水田工作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把耕地保护放到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省级财政加大用于农业农村建设,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动态监测,“全链条”监管遏制违法用地,将耕地保护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2017年9月,为破解水田占补平衡困局,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垦造水田工作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垦造水田30万亩的目标任务,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垦造水田工作。通过开展垦造水田,省级保障137个重大项目落实水田占补平衡的需求。另外,通过水田指标交易,为省财政筹集资金超196亿元,原则全部用于支持乡村振兴。
2021年4月,在圆满完成上一轮30万亩垦造任务的基础上,广东又出台了《广东省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全力推动新一轮垦造水田工作。《方案》明确,2021—2023年全省每年至少完成垦造水田5万亩,到2023年全省至少完成垦造水田15万亩。
截至2022年2月,广东省通过垦造水田和补充耕地整改,彻底还清了水田指标历史承诺和补充耕地指标历史欠账,连续2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