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探访“中国扬子鳄村”:亿年“活化石”续写新篇章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4/277/00300427797_0a3498cb.jpg)
“中国扬子鳄村”(资料图) 陈鲜忠供图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湖州4月5日电(记者 施紫楠)清明假期期间,天气晴好。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西北方向泗安、林城两镇交界处的“中国扬子鳄村”内,上千条扬子鳄纷纷出洞。有的在水里微微探头,警惕环顾四周,有的则懒洋洋地趴在岸上,惬意地沐浴阳光。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迄今已有两亿多年历史,因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而有“活化石”之称。
在其濒危之际,为扩大野外种群数量,1979年,泗安镇尹家边村民自发将11条扬子鳄送进“上八亩”池塘,以竹篱笆围墙进行就地保护,成立尹家边村级扬子鳄保护区。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4/277/00300427798_d014e5cc.jpg)
成年扬子鳄野外放归(资料图) 陈鲜忠供图
历经40余年发展,村级保护区上升为省级保护区,扬子鳄种群数量也从11条增加至8406条。
“从最初的自发性、抢救性保护,到扬子鳄家族的兴旺、打造‘中国扬子鳄村’,尹家边村的村民们功不可没。”长兴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李慧介绍,艰苦环境下,村民们想尽办法喂养扬子鳄。
直到1984年,扬子鳄子一代才得以孕育而出。
“为了保持扬子鳄的自然野性和基因性状,保护区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让扬子鳄进行自然繁育。”李慧说,40余年来,扬子鳄一直保持自然捕食、交配、产卵、孵化培育、越冬的野生生活方式。
继1997年和2006年子二代、子三代的到来之后,如今,保护区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扬子鳄被自然繁育而出。
2012年,保护区启动二期野外放归工程,10年内放归1230条核心种群扬子鳄,均被注射电子芯片用于识别个体身份信息与野外跟踪观察。
“当保护到一定数量后,人工干预太多反而会导致扬子鳄的野性不足,难以保持其物种基因。”李慧直言,野外放归工程,也是为了验证繁殖出的扬子鳄能在野外“自力更生”。
为实现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区还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扬子鳄系列研究工作;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开发建设了一套针对扬子鳄的环境监测与行为感知系统。
眼下,作为中国第二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中国扬子鳄村”占地132.98公顷,由扬子鳄自然繁殖母子湖、鳄鱼系列池、鳄鱼标本陈列室、扬子鳄度假村等组成。
“3-5月和9-11月是保护区的旅游旺季,每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浙江扬子鳄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辉介绍,保护区还于2020年推出研学课程,目前已开展近百场研学活动。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4/277/00300427799_e964a0a2.jpg)
游客参观扬子鳄(资料图) 周辉供图
如扬子鳄科普馆的参观,可让游客与学生对扬子鳄的历史和发展有一个大概了解;人鳄同游项目,则可乘船走进扬子鳄的生活世界,近距离观察其生活环境……
“我们正在争取将‘中国扬子鳄村’建设成一个集科普教育、自然体验、户外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与生态教育示范地’,起到更进一步的科普作用。”周辉说。
40余载风雨路。眼下,“中国扬子鳄村”仍在以代代相传的使命感,继续行走在扬子鳄的保护、科普之路上。中国亿年“活化石”,也将续写出新的篇章。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