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福建龙岩: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富山
福建省龙岩市是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地处龙岩市西南部的武平县,也是原中央苏区县,基因红、底色红。延绵不断的青山孕育出了革命火种,也成为老区发展的绿色“聚宝盆”。
“2017年以来,龙岩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武平召开为契机,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途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龙岩样板。”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表示。龙岩市将武平林改不断向前推动,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新成绩。
森林覆盖率79.7%的武平县,绝大部分土地都在青山环拥之下,与林相伴,同林共生。林业一直是武平最重要的发展资源,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武平县立足区位特点、生态优势,大力践行“两山”理念,突出做好机制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捷文示范“四篇文章”,建设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区,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2001年前,武平县和全国大小林区一样,林业发展存在乱砍滥伐难制止、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等问题。
为改变困境,2001年,武平县以万安镇捷文村作为林改试点,首次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既无具体法律依据,也无上级授权,更无其他地方经验做法可参考的情况下,捷文村率先分山到户。
分山到户后,捷文村不断创新、拓宽新路,通过率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山林流转、发展林下经济等,让老百姓从“靠山吃山”转变为“靠山富山”。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起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火烧山和乱砍滥伐,老百姓不砍树也能致富。”捷文村原支书、首推林改试点第一人李永兴说。
万安镇党委书记王剑斌表示,如今的捷文村生态环境优美、百姓生活富裕。森林覆盖率由林改前的78%提高到8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600多元增加到2020年的25008元,其中林业收入占46%。
“现在的生活很开心很满足。那栋房子就是我的,上我家看看。”家住武平县城厢镇尧禄村的桃农陈荣德指着青山掩映下的家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道。
陈荣德所在的尧禄村位于梁野山保护区内,家家户户种植鹰嘴桃。村党支部书记陈其富介绍,目前村里共有1500多亩鹰嘴桃,基本实现全村山上山下、村头村尾、水边路旁全覆盖。2021年全村种植鹰嘴桃收入达50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近年来,尧禄村以“客家桃源”为核心品牌,依托梯田风光等优势,以特色鹰嘴桃采摘、创意游乐等为主题,实施桃园沿线景观提升、桃文化创意、“桃园欢溪”亲水体验建设、乡野民宿、森林人家等项目,大力发展桃源风光观赏、养生度假游、亲子游。尧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同样位于梁野山保护区的云寨村,得益于林改政策,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2.2%。依托良好生态优势,近年来,云寨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引领、产业为本、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村党支部书记邱广峰介绍,通过把村中特产与餐饮、民宿等结合起来,云寨村形成了一条生态产业链,实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能致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去年,云寨村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人均增收5000多元,村集体增收7.8万元。
“我们家可容纳150人用餐,有5个床位,生意好的时候周末都爆满。”云寨村尚义森林人家的主人钟文告诉记者,得益于梁野山的好环境和景区的深入开发,云寨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村子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很多人都跑出去打工,这几年景区建好后,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也愿意从外地回来。
“我原来在外地工作,2010年,家里生意越来越好,父亲没有精力经营,我也从外地回来接管家里的生意。”钟文说,在家开办森林人家一年能有50万元的营业收入,真正实现了在家就能致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