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小联合国”齐心抗疫: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外国友人参与社区防疫 陈红 供图
中新网宁波4月19日电(项菁 陈红 柴晓晓)“Please show me your Location code”“请扫一扫场所码”……4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玉兰社区东海明园小区门口出现了“洋面孔”鲁道夫,他负责查验居民的场所码,碰到外国人用英文交流,碰到本地居民便用中文交流。
鲁道夫来自德国,2005年来到宁波,同年结识了中国媳妇邱彩球。夫妻俩在东海明园小区居住了10多年,都是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
玉兰社区常年居住着来自法国、美国、韩国、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外籍人士,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针对相关政策、健康指引等信息,玉兰社区均用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发布,营造全民共同防疫的浓厚氛围。

外国友人穿上红马甲,投入疫情防控 陈红 供图
近日,东海明园小区物业向社区反映,防疫当下,门岗保安和外籍居民之间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希望社区能给予帮助。
玉兰社区党委书记邬晓红想到鲁道夫既会英文,也会中文,便提出让他来帮忙“守小门”的想法,鲁道夫欣然答应。
当日一早,鲁道夫便来到小区门岗当志愿者。“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非常乐意,也很高兴。”鲁道夫说道。
在“小联合国”,“洋面孔”还活跃在核酸采样点。
“Keep one meter distance,please……”在玉兰社区里仁越府核酸采样点,一名高瘦的外国男子穿着红马甲,一边维护现场秩序,一边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外籍人士答疑解惑。
他是来自美国的Ryan Godlewski,现为宁波爱学国际学校校长。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社区“找活干”。
“虽然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作为玉兰社区的一份子,我应该挺身而出。”Ryan Godlewski笑着说道。(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