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为何温暖许多人
今天傍晚,一段名为《70岁老人的方舱声音,全程沪语听哭了》的音频在朋友圈里刷屏。点开后发现,是一位“二舅妈”发给外甥女的微信语音,一段段拼接起来的。初听没什么,越听越感动,最后禁不住热泪盈眶。
音频不长,不到5分钟。就像标题说的,全程沪语,亲切自然,就是在拉家常——一位“二舅妈”向外甥女絮絮叨叨地讲述了自己感染新冠住进方舱,最后痊愈回到社区的经过。
亲戚间的闲谈,为何让人心生温暖?只因话虽然不长,却信息量很大,“含金量”很高。我们不仅听到了一位老人的开朗、大度、乐观,听到了居委干部的尽心负责、好邻居的关心互助、志愿者战友的亲密无间,还有一个上海人对付出与回报最真实、最纯粹的理解。
首先让人惊讶的是,70岁的老阿姨得了新冠,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十分淡定:“我不想让人家担忧”。和外甥女描述症状,也十分形象。“喉咙干的一滴水也没有,吃药咽也咽不下去”。住进方舱后什么感受?“三个人一个房间,有空调、淋浴、马桶”“我一个大床,4尺半的,蛮好的,已经满足了,毕竟要解决这么多人”。
老人感染,社区干部又是什么反应?“书记到阿拉屋里厢,两手一捏,跟我对不起”“把我们送到车上,穷哭了”“其他居委干部也给我发微信:书记送了你们以后,到居委会后还哇啦哇啦地哭,说对不起他们”。
痊愈后回到家里,大家又是什么态度?“前两天发大礼包,邻居收好,放在他们冰箱里,回来都给我了”“居委给我打电话,让我回来的时候到居委弯一弯”“书记社工都抱着我,我说你们不要抱我,不安全,他们说不搭介,反正穿着防护服”……
字字句句,用上海话娓娓道来,没有一句空话大话,都是老百姓最真实的表达,却让人感受到温暖和信心。
音频结尾人们才读到,这位“二舅妈”是沪东新村街道北小区居委会第二党支部书记武银屏,疫情期间第一批志愿者。虽然因为投身抗疫被感染了,武阿姨却没有丝毫埋怨。对于她来说,最欣慰的,是回到社区后大家的热情相迎。武阿姨说:“想想自己平时的付出,他们没有忘记,这就是一种回报,再困难,有这样的回报,就很满足了。”
上海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困难。漫长的抗疫,持续的封控,让很多人都感到悲观沮丧。但疫情中原本最困难的老人,却如此乐观与坚韧,不但自身怀抱希望,还身体力行地帮助他人。实在让人心生敬佩。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武阿姨一样,心有阳光,不但照亮自己,也给他人带去温暖。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目前上海核酸检测提升至每天580万管,可满足2900万人次需求 以快制快 挖潜提升检测能力
- 援沪物资雪中送炭,爱心特产饱含深情,援建服务“火线”上岗 各地各方鼎力相助驰援,上海感谢你们!
- 战疫观 | 抗疫攻坚,党员干部必须“越是艰难越向前”
- 中新网评:“动态清零”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体
- 中新网评:疫情防控不能层层加码,而要“环环助力”
- 看抗疫“高亮瞬间”一秒变漫画
- 全国统一式样!这张通行证助力打通物流“大动脉”
- 坚持“动态清零”实质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论坛)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硕士农民”刘沈厅:农村舞台广阔 需要新农人
-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 湖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实挺起“长江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