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抗疫故事丨多少可爱的00后奔赴抗疫一线,用真心与真情宣告“我已经长大了!”
此次上海疫情中,我们忽而发现,身边的不少00后长大了,他们勇往直前,战疫显担当,令人刮目相看。

陆逸霖,2000年出生,已经22岁。作为应届毕业生的他,在2月等来诸多职业资格考试失利的消息之后,憧憬着3月的校招,期待着“伯乐”的出现。
面试的西装已经备好,面基的话术也已熟练,却无耐居住的小区在3月15日封上了大门。居委喇叭里“这是常规封控筛查”的告知让陆逸霖一家知晓了情况,妈妈单位的“来电召回”让他提前体验了什么是“一个人生活”。
会做题,但不会做饭。会做ppt,但不会家务。陆逸霖的生存技能相比于学习技能,显得相形见绌。形势倒逼着小陆要自己学做“蛋炒饭”,也把他的面试场景转移到了互联网。面试官的一句“你能为身边人做些什么?”让他陷入了深思:妈妈在抗疫一线工作,我也要走出家门去做志愿者!

陆逸霖的请战得到了回应。他跨出家门,穿上了志愿者背心,投身到所在的黄山新城上海未来小区,承担物资搬运与发放工作。近期,小陆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白”,用他的实际行动回答面试官的“提问”。

陆馨儿,大二学生。3月下旬,应学校的防疫要求,回到华祺苑家中,开始居家上网课。陆馨儿的妈妈,曾经是小区的业委会成员,第一时间知晓了“所在街道及居委号召小区居民积极参加抗议志愿者活动”的倡议。妈妈因年龄原因未能列入居委的初选名单,陆馨儿知道后要求妈妈为自己报名。
“你不是要上课吗?学习耽误了,怎么办?”, “你不是还有英语考试要准备吗?”, “你不是还有剧要追吗?”……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但陆馨儿为小区做点事情的决心却很坚定:这是社会实践,这是力所能及,这是我和小区的事情!
看着孩子“长大了”,妈妈很欣慰。无数次的走出家门,这次她是个“战士”。无数次的走出家门,这次她是融入社区,服务大家。无数次的走出家门,这次她穿着大白服。

陆馨儿所居住的楼栋有200多位居民,包括她在内的7位居民站了出来,成为首批为大家服务的志愿者。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是她们志愿服务的日常。由于是女孩子,陆馨儿并未分配去从事搬运物资的体力活,但秩序的维护,如何规划科学的检测路线,居民上下电梯如何避免交叉感染等等,却着实是个脑力活。“大白”陆馨儿跑前奔后落实现场工作人员的指令,一遍又一遍叮嘱邻居防疫要点…… 截止4月27日,小馨所在楼栋的居民已经完成16次核酸检测和6次抗原自测。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太多太多。这个春天,这些可爱的00后,用自己的真心与真情,告诉大家“我已经长大了!”
作者:宋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