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四川推进重点群体就业
创新高校毕业生招聘形式,稳岗促就业;建立精准就业服务机制,应扶尽扶……近年来,四川十分关注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把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就业持续性作为主要途径,着力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针对大学生就业,四川建立了精细化、差异化服务机制。2021年,四川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共计为2021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140余万个,向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与就业困难毕业生发放人均600元的就业帮扶补贴。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部分企业还创新大学毕业生招聘形式。
“疫情以来,我们通过‘空中宣讲会’、互联网‘云面试’等新模式,前后招聘员工300余人,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100余个,帮助大家实现了‘云就业’。”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说。
针对农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四川构建起有针对性的长效机制。以帮扶农民工就业为例,全省2682.03万名农民工成功实现转移就业,劳务收入达1965.7亿元,返乡创业产值达1627.2亿元。
今年是成都市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丽丽返乡创业的第11年。“这些年,公司总共带动成都周边80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我们常年招聘约50位当地农民在公司务工,解决了30余名农村中老年,特别是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通过务工,人均年增收2500元左右。”段丽丽说。
针对脱贫人口,四川做到了积极引导,长效帮扶。截至2021年9月末,四川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人口务工就业达15.99万人,动态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
四川大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大多集中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帮助脱贫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人社部门将帮扶重点放在具备外出务工条件但尚未就业的搬迁劳动力身上: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组织外出务工;对确需照顾家庭、希望就近就业的,就近协调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确保公益性岗位安排到位。目前,凉山州集中安置点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达7.83万人。
四川省近日还印发了《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了今年稳定重点群体就业的相关举措——将通过设立疫情防控应急岗位,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聘用规模等方式进一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服务组织体系;兜底困难人员就业救助,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不低于30万人。 (经济日报记者 刘 畅)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